藏族题材电影的影响力构建研究

第五章 藏族题材电影的影响力构建研究

关于文艺作品评价标准的问题,我们曾经有“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历史经历,后来又有了“真、善、美”历史标准与美学标准等多种看法。具体到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象级作品。如徐峥的《人在囧途》《泰囧》等作品,曾风行一时,引起很多讨论,但对这两部作品的艺术评价,却争议很大。但另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却在思想与艺术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高评价,其影响力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就牵涉“影响力”的评价体系研究。有专家曾指出:“影视作品影响力评价体系应该由影视作品评价体系、即时影响力与长效影响力等三部分构成。”[1]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一部电影的影响力,可以从它的传播度、覆盖度、评价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但不管什么样的方法或者标准,其实都涉及一个“经典化过程”。如万玛才旦的电影《静静的嘛呢石》,虽然谈不上票房有多高,但已经逐渐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是藏族题材电影的经典作品。这样的经典化过程,又推动了其传播度和覆盖度。

具体到藏族题材电影,其影响力构建更为复杂。一是当前的自媒体技术发展迅速,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使得藏族题材电影的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化。二是藏族题材的微电影、短视频故事、微纪录片日益兴起,极大地改变了藏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格局。三是藏族题材影像的视角转变,使得藏族文化日益走近大众。四是国内外形势的剧烈变化,使得藏族题材电影面临国际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