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结构整体的戏剧——《胡润森论戏剧》小引
贾冀川
戏剧到底是什么?这对戏剧艺术来说是一个永远常新的话题。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戏剧史上恐怕出现了不下数十种戏剧定义,这些对戏剧艺术的界定一方面往往是对前一个阶段戏剧现象的总结,另一方面又常常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探索之门。
胡先生的《戏剧元素论》借鉴西方结构主义的理论,对“戏剧是什么”的问题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即戏剧是一种由多种戏剧元素(子结构)依据特定的相互关系而有机构成的结构整体。这些戏剧元素包括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戏剧节奏等九种。这九种戏剧元素分别以其独特性而居于整个戏剧结构整体中的不同层面。戏剧台词和戏剧动作是最具基础性的戏剧元素,它们处于基础性的第一层;戏剧时空由戏剧台词和戏剧动作所创造,且有赖于剧场时空因素,故居第二层;戏剧场面由前三种戏剧元素综合而成,故居第三层;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则需前三个层面的戏剧元素综合构造而实现,它们可以并列于第四层;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抽象性并统摄全剧,因此居于最高层。这些戏剧元素之间及与戏剧结构整体之间具有特定的结构关系和结构意义,胡先生阐述了戏剧元素组合的互反性关系、对应性关系、平行性关系、互补性关系等八种关系,通过这些结构关系,各戏剧元素又参与到戏剧结构整体的建设中,负载着“造结构的作用”。由此,胡先生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戏剧结构的大厦。
胡先生所提出的戏剧结构整体的观点绝非理论上的臆想,而是建立在对古今中外的戏剧形态、戏剧现象深刻的分析和解剖之上,建立在扎实而严密的理论阐述的基础之上。为阐述自己的观点,胡先生在《戏剧元素论》里引用了包括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西方现实主义戏剧、现代主义戏剧、中国传统戏曲、现代话剧等在内的丰富的具体材料。在论述的章节安排上,胡先生不是采用通常的演绎法,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戏剧结构的理论框架,然后根据这一理论框架来展开自己的论述,而是采用归纳法,先由基础到高层、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综合一步步地分析各戏剧元素,最后再归纳出自己独特的戏剧结构的观点。用结构主义的理论来研究戏剧结构及其内在的戏剧元素,很可能陷入在结构内部各元素的关系之间兜圈子、从理论到理论的尴尬境地。胡先生谨慎地避开了这种尴尬,他在书的最后一章着重阐述了戏剧结构与社会—文化结构的关系,从而使他的戏剧结构的观念具有了阐释戏剧的社会和文化的渊源的丰富可能性,从这一点上来讲,《戏剧元素论》是一部抛砖引玉之作。
胡先生的《戏剧元素论》无疑对戏剧创作和戏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戏剧元素论》对戏剧结构和戏剧元素缜密的剖析可以使剧作家对戏剧艺术内部构造拥有更清晰的认识,这对他们的具体创作具有了剧作法的指导作用。更主要的是,《戏剧元素论》对戏剧个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工具,批评家们可以根据胡先生在该书中建立的理论框架对戏剧文学剧本和具体的剧场演出进行精细的解析,从而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胡先生《戏剧元素论》之前,中国戏剧理论界罕有对戏剧结构的研究,而胡先生将结构主义的理论运用到戏剧中,并提出戏剧是由九个戏剧元素有机构成的结构整体的观点是他对戏剧理论的巨大贡献。之前,我们说戏剧是模仿,戏剧是动作,戏剧是综合艺术,戏剧是语言艺术,戏剧是表演艺术,戏剧是残酷,戏剧是演员和观众活生生的交流……现在,我们可以说戏剧是一种结构整体。
任何一种理论创建往往伴随着理论的偏颇,胡先生极具创建性的《戏剧元素论》也不例外。胡先生在努力提出可以包容剧本文学和剧场的行而上理论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重文学而轻剧场的倾向。此外,二十世纪戏剧艺术的重心已由文学转向剧场,残酷戏剧、贫困戏剧、环境戏剧等新的剧场戏剧观念和实践以及戏剧艺术新的主宰——导演——的作用和贡献等等,胡先生的《戏剧元素论》由于理论框架的限制也未能包容进去。当然,这绝不影响胡先生的《戏剧元素论》成为一部具有独到而深刻学术见识的戏剧理论专著,而胡先生的《戏剧元素论》对二十一世纪戏剧理论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也必将随时间的流逝清晰地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