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小人物”和“历史上的英杰”
2025年09月28日
“现实中的小人物”和“历史上的英杰”
曹禺悲剧和郭沫若悲剧在表象层次的区别对照十分明显。曹禺悲剧题材无一例外地来自当代现实,它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代中国社会,挨得紧密贴得着实;郭沫若悲剧却毫无二致地采自古代历史,它在遥远的历史生活领域里纵横驰骋。悲剧女神的锋利刻刀,在曹禺手中雕琢着背心旗袍、粗衣短褐的现代人物,在郭沫若手里则塑造出峨冠博带、佩剑陆离的古代英雄。郭沫若手中还多拿了一把历史女神的尖锐匕首。然而同样明确的,曹禺悲剧固然在现实之路上奋力前进,郭沫若悲剧也循着历史长河同样成功地返回了现实之路。这么说也许并非夸张其辞:曹禺悲剧是现代人演出现·实·的戏剧,郭沫若悲剧则是古代人演出关·于·现·实·的戏剧。
曹禺悲剧和郭沫若悲剧在表象层次的另一区别对照是:曹禺悲剧主角全是平民家庭中的小人物,郭沫若悲剧主角则统统来自公侯将相、豪门巨族。与此相应,曹禺悲剧意识中浸透着对遭难的现实中的小人物的火炽的同情,郭沫若悲剧意识中充满了对遭厄运的历史上的英杰的火热的歌颂。一个唱着哀歌,一个唱着壮歌。但这并不影响两者的悲剧精神都能飞升到一个平行的高境界:屈原和婵娟、信陵君和如姬足以证实郭沫若悲剧精神崇高中交融着秀美,四凤和蘩漪、金子和仇虎完全表明曹禺悲剧精神秀美中交融着崇高。——也许这显得有点蹊跷不慎或不伦不类:在我看来,蘩漪确是一个崇高的“男”性的悲剧形象!
尽管我们在存异的基础上不断地认同,但并不因为认同而放弃存异。“现实中的小人物”和“历史上的英杰”,这是我对两类悲剧表象层次上区别对照的主要印象。循此表象层次深挖其深层结构区别对照的工作,可以沿着多种多样的途径进行。这里首先想到:这一区别对照源自它们艺术精神上的区别对照。这类形成对照的艺术精神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