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时空的艺术创新
以上对戏剧时空结构层次、特征、载体、功能的探讨,为分析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式传统戏剧直到现代戏剧(“象征剧”、“抒情剧”、“表现剧”、“荒诞剧”等等),提供了某种有用的工具。因为这些戏剧尽管流派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是在承认并依赖剧场时空(现实时空)与戏剧时空(虚构时空)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来进行艺术创造的。
然而,应该补充说明的是,在当代西方反传统戏剧中,却出现了一种更为极端,更为偏激的新的趋势:有的戏剧通过取消戏剧时空来达到其取消剧场时空和戏剧时空矛盾统一关系的目的。这些戏剧使剧场里只剩下一种时空,即演员和观众共享的现实的演出时空。它似乎是剧场时空与戏剧时空“合二而一”的新形式。
奥地利当代剧作家汉特克创作的“说话剧”《谩骂观众》就是这类探索的范本。它力图取消戏剧时空结构现实与虚构的二重矛盾性。剧中一位“言者”这样对观众说:
舞台是空的。你们看不到假冒其他对象的东西……你们看不到假冒另一个空间的空间。你们不会经历意味着另一半时间的时间。这个舞台上的时间不是什么别的,就是你们的时间。我们的时间是共同的……这儿的时间是你们的时间,这儿的时空是你们的时空……[7]
汉特克取消了戏剧时空现实与虚构(真与假)的二重性,这对现有戏剧时空结构理论(包括我们前面的论述)都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强有力的挑战。无论我们对汉特克的创新做出怎样的评价,它所传达出的信息却是明确而有益的。现代戏剧里的戏剧时空在演出的正式背景中不再是含蓄的,不再只是主角们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了,它本身就已成为一个戏剧客体,成为戏剧创造的新题材,具有突出地位并成了一个理论和哲学的问题。在戏剧创作和表演中,戏剧时空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引人注目。人们已经越来越努力地从各个方面去把握和发掘戏剧时空表现形式与内涵的各种可能性。因而关于戏剧时空的艺术创造和理论探讨显然是大有可为的。
【注释】
[1]三层空间的划分参考斯卡尼科夫《剧场空间·戏剧空间·外在的戏剧空间》,《戏剧》1991年第2期。此外,我认为似乎还存在着一种“形而上空间”,它既不属于内在戏剧空间也不属于外在戏剧空间,详见本书第十章第三节。
[2]请注意这里指的是“剧场空间”而非“剧场建筑”。尽管具体的剧场建筑可以像悉尼歌剧院那样是划时代的伟大艺术品,但任何剧场建筑所“框出”的“剧场空间”除了供演出之用外,其本身并无艺术意味。剧场建筑的艺术意义是由戏剧以外的其他因素所提供的。
[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页。
[4]参看亚里斯多德《诗学》第18章。
[5]参看亚里斯多德《诗学》第10章。
[6]参看亚里斯多德《诗学》第18章。
[7]彼·汉特克:《谩骂观众》(节选),载《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34-7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