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时空的具体表现形式
让我们继续追问,戏剧时空的具体表现形式究竟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到底凭借什么“载体”感知到它在戏剧里的存在的呢?不同戏剧时空同这类载体间的关系又是怎样呢?戏剧时空在戏剧构成中究竟占有何等地位呢?确立这类地位的基本依据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都应接着加以探讨。
我以为,戏剧时空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些重要的戏剧元素,首先是前面已讨论过的台词和动作,其次,还有以后各章将陆续论及的场面、情节、角色、意象……但是,可以认为,戏剧时空首先是被原剧本中的台词和提示的动作所预先规定,又由表演所创造出来的。台词和动作是戏剧时空的基本表现载体。我们总是首先凭借它们才感知到戏剧时空的存在。
还有一点情况也应注意:除了对戏剧时空结构层次的专门研究外,一般的戏剧研究无须考虑剧场时空,而只需关注剧场时空的内在戏剧时空即可。因为从本质上讲,作为艺术虚构的戏剧只存在于内在和外在戏剧时空里。剧场时空不过为内在和外在戏剧时空的创造和存在提供物质载体而已。戏剧一开演,虚幻的戏剧时空一旦开始能动地“创造”或显现,“实在”的剧场时空就得“靠边站”。此即“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是一切艺术的“物质质料”体都不免遭到的共同命运。因而这里不再讨论剧场时空问题。不过,为了研究顺利进行,这里却有必要引入“戏剧表现功能类型”范畴。我以为,戏剧表现功能从根本上讲,似可分为两类,即“展示功能”与“叙述功能”。现试析如下:
1.展示功能
展示功能是非常重要、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戏剧表现功能。它的基本内容是舞台上所发生的可任观众耳闻目睹的表演,无论按照剧情所展示的是过去的或未来的情景都在观众可以直接感知的范围内,表现为“在场”的样式。它的主要特征是可感知性。
按照不同情况,展示功能又可细分为如下三小类:
(1)描写性展示功能。在展示功能中,描写性展示功能出现频率很高。它使戏剧情节稳步发展,戏剧情境平稳过渡,人物关系逐渐变化,它显现出渐变的特征。
(2)戏剧性展示功能。它是展示功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常使戏剧情节、戏剧情境或人物关系在瞬时之间因巨大紧张的重大冲突的爆发而发生突变;突变是它的基本特征。
(3)抒情性展示功能。它也是展示功能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常表现为某种强烈饱满的感情的不可抑制的瞬间腾涌。不过这类感情一般不具有严重冲突的性质,否则即应归诸戏剧性展示功能范畴。
2.叙述功能
叙述功能的基本表现方式是把不能在舞台上展示的讲给观众听,让观众想象到它们的存在。它的主要特征是不可感知性。它一般指涉着过去或将来,表现为“不在场”的样式。在西方戏剧里,叙述功能虽然似乎没有展示功能那么重要,使用场合也比较少,但它仍是一种重要的戏剧功能。在西方传统剧中,以叙述方式表现出的事件,经常可能会对剧情发展、人物命运产生举足轻重以至“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影响。它同“展示”构成对立与互补的关系。
根据不同情况,叙述功能也可分为如下三类:
(1)描写性叙述功能:它是一种常见的功能。它与描写性展示功能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叙述”的而非“展示”的,除此之外,二者差别不大。它一般以较为平稳的方式提示或讲述往事,或陈述未来计划、远景等。
(2)戏剧性叙述功能:它是叙述功能的特殊形式。它以紧张而强烈的感情讲述往事,该往事的揭秘则会导致情节、情境或人物关系的剧变。除了“叙述”而非“展示”外,它同戏剧性展示功能也没有多大差别。
(3)抒情性叙述功能:它是叙述功能的特殊形式。它同抒情性展示功能的相异之处在于它的表现内容是想象的而后者却是可感知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表现了某种强烈饱满、和谐的情感的不可抑制的瞬间腾涌。
我们一旦把如上戏剧表现功能引入戏剧时空的研究,或者说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虑,便不难发现如下情形。一是二者相辅相成。这些戏剧功能在其能动的表现中,指涉并创造出了戏剧时空;或者说,戏剧时空在戏剧功能的能动表现中始终“在场”。二是二者“相因相应”。不同戏剧功能指示、创造出不同的戏剧时空;或者说,不同戏剧时空的产生与存在起因于不同戏剧功能之能动表现。
具体地说,不同戏剧功能与不同戏剧时空形式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特征:
首先,由于展示与内在戏剧时空的主要特点均是可感知性,因而可感知性是二者内在的相同点与契合点,它是使二者得以结成相因相应的关系的内在根据。这类相因相应关系具体显现为展示功能指示并创造出了内在戏剧时空。
其次,叙述与外在戏剧时空的主要特点均是不可感知性或想象性,后者是它们内在的相同点与契合点,是使二者得以结成相因相应的关系的内在根据。这类相因相应关系具体显现为叙述功能指确并创造出外在的戏剧时空。
第三,展示与叙述的基本表现载体是台词和动作;同样,戏剧时空的基本表现载体也是台词和动作。它们属于相对应关系。故对戏剧时空的具体研究可以围绕着台词和动作所表现的展示与叙述功能来进行。这类关系的核心就是展示功能指示并创造出内在戏剧时空,叙述功能则指示并创造出外在戏剧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