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如果说上述悲剧艺术是中国近代悲剧意识崛起的艺术形态表现,那么,当这一崛起的悲剧意识转向历史实践领域,则必然演化成为英雄行为和悲壮业绩等历史实践形态,如贯穿整个近代史的一次次伟大政治活动和伟大军事斗争。
费正清说:“如果你是一个中国的爱国主义者,而且很熟悉中国当代历史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灾难,你会很为难,会有措手无策之感。这是一个真正令人感动的人的故事。中国人民是那样能够坚持下去,能够继续面对问题。这一点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性所在,……”〔15〕这不也正是人类最伟大的悲剧意识所在?这不也正是人类最伟大的生命力之所在?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经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十年内战,直至抗日战争,除了最腐朽、最黑暗、最反动的一小撮统治者(如慈禧之流),包括统治阶级开明派(如洋务派、光绪帝之类)在内,中华民族从上到下,绵延数代,有谁没在这一阶段或那一阶段,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为救亡图存的总任务作出过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贡献?虽然结局大多是悲惨的:刚经历了拂晓,转眼又黄昏;正仿佛有了很大的希望,灾难却接踵而至;才摸索着爬出了低谷,眼前又面临深渊……当虎门海滩上鸦片焚烧,熏天的火烟却消失在流放林则徐的天山路上;当太平军踏遍大江南北,旋在天京内讧陷坑里马失前蹄;当中国近代工业在江南造船厂哭出了第一声,渤海湾上北洋舰队之倾覆又磨灭了开明派的“自强”;当光绪帝在紫禁城内百日签发了百多道上谕,几阕维新纸文却淹没在菜市口屠场六君子的血泊里;当赤身袒臂的大师兄高喊刀枪不入扑向敌阵,倒在毛瑟枪口下的自然不会是八国联军;当武昌起义降下了清朝的龙旗,却又引入了袁世凯八十三天皇帝梦;当五四青年在天安门前悲愤陈词,三一八爱国学生又在执政府前慷慨献身;当国共合作北伐成功打倒了旧军阀,蒋介石却又蜕变为新军阀;当红军的旗帜沿长征的小路前进,日帝大军却已逼近国门,且深入国境;……然而越是没希望越是要希望,越是无路可走越是要找路前行,越是失败挫折越是要反抗拼搏……悲剧意识就这样始终在华夏大地上蹈厉磅礴并代为实践!因此,虽然夹带着愚鲁,难免有浮躁,并不都正确,而且常失败。但这中间的确创造出了悲壮崇高的政治业绩和军事奇迹,在人类史上演出了一出出威武雄壮的活剧,真是个令人感佩的长篇故事。
而这长篇故事的最后一幕——八年抗战,便是中华民族在近代演出的最伟大悲剧,是悲剧意识在历史实践领域的最壮丽日出。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如同一位浑身重病的巨人,面对短小精悍的大和武士,不仅没有还手之力,甚至缺乏招架之功,但从卢沟桥一声枪响,中华民族却在东方对日帝侵略独自率先开始了全面英勇的反抗。同时这又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有效地长期地坚持住了一场民族战争。谁说得清、数得尽那八年中有多少危机?多少苦难?多少牺牲?多少失败?尽管大半壁河山沦陷、几亿人民被蹂躏、两千万同胞被杀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其坚定身姿如昆仑耸峙,其旺盛生命如大江奔流,民族实力,特别是民族的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也在这伟大悲壮的反抗战争中迎风陡长,终于赢得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时中国不仅在尝尽百年屈辱后首次得到扬眉吐气的完全胜利,而且以“四强”之一的威武面目崛起在东方,这正是百年来万民百姓馨香祷祝、昼夜求之的,是志士仁人呕心沥血、梦魂系之的,是烈士英雄杀身成仁、舍命为之的。现在终于得到了!为什么能这样!不就是悲剧意识么!不就是悲剧意识使中华民族恢复了浩浩荡荡的民族生命,恢复了活力、创造力与反抗力么!不就是悲剧意识使中华民族不怕危机,不怕痛苦,不怕牺牲,不怕失败地永远反抗直至胜利的么!从文化观、价值观的角度看,中国近代悲剧意识的崛起,绝对是中华民族在20世纪40年代政治上军事崛起的深层的文化价值要素。换言之,从文化观、价值观的角度看,如果没有近代知识精英抛弃了无悲剧意识的传统糟粕,从西方异质文化里引来了悲剧意识,通过宣传倡导,漫开去,使之逐步成为民族意识,并在长达百年的理论风云、艺术风云、政治风云和战争风云的舒卷沉浮、变幻激荡里,渐渐把中华民族真正改造、重建、锻炼成了充满悲剧意识的强健民族,反过来又去驾驭那时代风云;如果没有这一过程互为表里,往复上升,形成良性循环,那么,上述政治军事领域的惊人作为、伟大奇迹和不朽胜利,将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