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

【概述】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病,原因尚未明确,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10%以下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除了高血压本身引起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诊断】

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即收缩压≥14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时为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分期(单位:毫米汞柱):

收缩压  舒张压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Ⅰ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Ⅱ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Ⅲ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

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用药】

常用药物为6大类。

1.利尿剂:

氢氯噻嗪,6.25~12.5毫克,口服,每日1次。

注:要防止低钾症状,应配合用药。

利尿剂适用于高血压并高血容量、水肿、心衰等,但不适用于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患者,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片等均有利尿剂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吲达帕胺兼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新型利尿剂,并有轻度钙拮抗作用,且很少引起低血钾症成为首选用药。

2.β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并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心动过速如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腮功能亢进等。但对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病窦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不适用,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应慎用。用药期间不能骤然停药,以防血压反跳发生“停药综合征”。主要药品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和纳多洛尔。

3.钙拮抗剂:

硝苯地平,5~10毫克,口服,每日3次。

或:伲福达(长效),20毫克,口服,每日1~2次。

注:该药常见副作用为头痛和水肿。

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者。

维拉帕米、硫氮figure_0034_0005酮不适合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者。

硝苯地平不适合心动过速者。

尚有非洛地平(波依定)、氨氯地平(络活喜)、拉西地平(乐息平)、缓释维拉帕米和缓释硝苯吡啶(拜新同)等药可供选择。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贝那普利(洛汀新)、培哚普利(雅施达)、依那普利(怡那宁)等。

该类药物能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对中、重度高血压,常要联用其他药物,利尿剂为最佳联用药物。该药可引起频繁的咳嗽而使患者不能接受,可改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此类药物。

5.α1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同时患有高血脂和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但会出现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悸,不适合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抗高血压药,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推荐的第一线用药,代表药物有缬沙坦(代文)和氯沙坦(科索亚)。具有强效降压作用和可靠的耐受性及平稳的长效等特点。

7.中医验方:

何首乌15克 白芍12克 当归9克 川芎9克 炒杜仲18克 黄芪30克 黄柏6克 钩藤30克

加减:伴失眠、烦躁者,加炒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栀子9克;便稀、苔腻、手足肿胀者,加半夏9克、白术12克、泽泻30克;大便干燥者,加生地30克、仙灵脾18克;上热下寒、舌红口干、面热、足冷者,加黄连5克、肉桂5克。

用法:先将药物用适量水浸泡1小时,煎2次混合,分2~3次服用,饭后2小时服用为佳。

【提示】

1.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不可降压过快和突然停药。

2.限制食盐摄入,每日5克为宜。

3.控制体重,劳逸结合,合理饮食,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