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概述】
萎缩性鼻炎是较常见的鼻腔慢性疾病,是以鼻腔黏膜病变为主的一种病程长、发展缓慢的特殊类型慢性炎症或退变性鼻病,其典型临床特征是:鼻黏膜、骨膜甚至鼻甲(主要是下鼻甲)骨质萎缩伴鼻腔变宽大,有黄绿色脓性分泌物积存并可形成筒状或片状结痂,有特殊臭味。一般习惯将萎缩程度较轻、不伴有臭味者诊断为萎缩性鼻炎,而将病变较重、伴有特殊恶臭味者称为臭鼻症。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为全身疾病的鼻部表现,可能与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遗传因素、细菌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鼻中隔偏曲,一侧鼻腔过宽,下鼻甲萎缩;手术不当,切除下鼻甲过多。
【诊断】
1.鼻腔干燥,口咽干燥。
2.鼻塞,由于鼻腔大量结痂堵塞及鼻黏膜萎缩、感觉迟钝所致。
3.鼻出血,由于鼻腔干燥,血管破裂及掏干痂所致。
4.头痛,由于过度通气所致。
5.鼻臭,由于脓痂中的蛋白质腐败分解所致。
6.嗅觉减弱或丧失,由于嗅区黏膜萎缩及脓痂堵塞嗅裂所致。
7.由于病变侵及耳咽管,引起耳鸣、中耳炎。
8.鼻外形改变,鼻梁平而宽,鼻尖上方轻度下陷,鼻翼外翻,前鼻孔圆。
以上临床表现加检查所见,如鼻腔黏膜干燥、鼻甲萎缩、大量脓痂,取出痂后结膜下有积脓,黏膜苍白,容易出血,不难确诊。
【用药】
1.局部用药:每日冲洗鼻腔,去除痂皮及臭味。
(1)滴鼻剂应用:可选用复方薄荷油、1%链霉素液、清鱼肝油滴鼻,每日数次。
(2)滴0.5%己烯雌酚油剂可减少臭味。
2.全身用药:
(1)维生素A,1粒,口服,每日3次。
(2)维生素B2,10毫克,口服,每日3次。
(3)烟酸,0.1克,口服,每日3次。
3.中医验方:
当归20克 桑皮20克 赤芍20克 鸡血藤30克 栝楼仁15克 桃仁15克 川芎15克 白芷15克 辛夷12克 红花10克 地龙10克 甘草6克
加减:鼻出血者,去桃仁、红花,加生地10克、侧柏叶8克;口干者,加芦根10克、天花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必要时可在医院行鼻甲注射治疗和手术治疗。
【提示】
1.加强营养,改善环境及个人卫生。
2.要及时治疗慢性鼻炎及鼻窦炎,若有较严重的鼻中隔偏曲应及早手术纠正。
3.在行下鼻甲手术时,一定要本着见好就收、宁少勿多的原则,防止切除过多。
4.注意鼻腔清洁,特别是经常接触有害气体或粉尘时,要注意防护,每日坚持冲洗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