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概述】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产生永久性粘连,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具有浅前房、窄房角的解剖特点,多见于女性,年龄在40岁以上,为双侧性疾病,但常单眼先发病,与遗传有关;发作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冬季较夏季多。

【诊断】

早期患者可表现为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如傍晚出现雾视、虹视,可能有患侧鼻根酸胀,同侧额部疼痛,但休息后症状消失。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退,可伴有恶心、呕吐。

检查患眼:混合充血,前房浅,瞳孔中等散大,眼压升高。

【用药】

当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应联合用药。

1.高渗脱水剂:50%甘油盐水100~150毫升,1次口服,服后2小时内不饮或少饮水。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0.25克,每日2次,首剂服500毫克,为减轻胃部刺激症状,可口服等量苏打片;或口服醋甲唑胺,首次50毫克,以后每日2次,每次25毫克。

2.缩瞳降眼压药:可选用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每10~15分钟点1次,至2小时。还可联合β受体阻滞剂点眼,如噻吗洛尔、贝他根、贝特舒、美开朗等点眼液,每日1~2次。

【提示】

使用眼水频繁点眼时,点药后压迫泪囊,以免药物流入鼻腔,引起全身副作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尽量短期应用,若需长期服用,应补充钾离子。注意肾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