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2025年08月10日
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原因不明或某些因素引起的骨髓组织显著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一类贫血,前者称原发性再障,后者称继发性再障。
【诊断】
1.有用药史,特别是应用氯霉素药史,以学龄期儿童为多见。
2.起病可急可缓,感染发热和出血为首发症状,贫血呈进行性加剧。
3.贫血容貌,皮肤、黏膜出血,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等。一般无脾肿大。
4.实验室检查:血化验、骨髓象检查符合。
【用药】
1.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丙酸睾酮,50~100毫克,肌内注射,每日1次,可持续应用3~6个月及以上。
或:司坦唑,2毫克,口服,每日3次。
2.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10毫克,口服,每日2~3次。
3.其他:
碳酸锂、一叶萩碱、左旋咪唑等。
4.中医验方: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黄精20克 山萸肉20克 女贞子15克 淫羊藿15克 巴戟天20克 丹参15克 鸡血藤20克 龟板30克 鹿角胶9克(烊化)大枣10枚 干地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提示】
1.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2.病因治疗:停用致病药物及去除可疑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各种因素。
3.支持疗法:积极预防感染,适当输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