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概述】
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可分为老年性、先天性、外伤性、代谢性、并发性、后发性白内障等类型。老年性白内障为最常见的一种白内障,其原因复杂,有老年性退行性变、过度调节、营养缺乏、内分泌失调、离子代谢紊乱等多因素的作用。由于病因不明确,药物治疗的效果尚不确定。多见于4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双眼发病。
【诊断】
白内障主要分为皮质性和核性2大类,皮质性白内障是最多见的类型,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4期:
1.初发期:最初在晶状体赤道部的皮质出现放射状的乳白色楔状混浊,其基底在赤道部,尖端向瞳孔中心,混浊条纹之间皮质仍然透明。散瞳后,用透照法检查可见晶状体的赤道部红色背景上出现黑色的楔状条状阴影,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混浊位于周边部呈羽毛状,初期混浊发展甚慢,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有的长期停留在此阶段而不发展。
2.未熟期:晶状体赤道部的楔状混浊逐渐扩大并继续向瞳孔区和深层发展,全晶状体外观上呈现乳白色的混浊,但混浊并不均匀,原来的各个楔状混浊互相融合后,仍可清楚地显示放射状条纹,此期皮质层水分增加而使晶状体膨胀、前房变浅,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因皮质层尚未完全混浊,虹膜投影存在。
3.成熟期:晶状体质完全混浊,外观上呈弥漫性乳白色,晶状体的膨胀完全消退,前房深度恢复正常,虹膜投影不存在。
4.过熟期:晶状体皮质的蛋白质变性继续发展,纤维结构已完全破坏,外观上,放射状条纹消失,晶状体呈均一的白色混浊,由于分解产物及水分不断排出,前房可变深、虹膜震颤、前囊混浊而皱褶。由初发期至成熟期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5~10年不等,也有发展较快者。
【用药】
1.西药:可选用2%谷胱甘肽滴眼液每日4~5次,视明露、卡林U滴眼液、珍珠明目滴眼液等。口服药物有:L-半胱氨酸40~80毫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E等。
2.中成药:可选用石斛夜光丸1丸,每日2次;增光片4~6片,每日3次;障眼明片4片,每日3次。以上药物服用3~6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1个月(服药期间,饮食注意忌辛辣刺激物)。明目清障片5片,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提示】
1.当视力下降与晶体混浊不相符合时,应找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寻找其他病变,以免漏诊。
2.目前市场治疗白内障新药很多,但所有治疗白内障的药物的疗效尚不确切,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嘱咐患者定期复查,以免错过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