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

【概述】

非淋菌性尿道炎即检查不到淋菌的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病例数不断增加,引起医学界关注,常见的病原体有:沙眼衣原体(占40%~50%)、解脲支原体(占20%~30%)、阴道毛滴虫、白假丝酵母菌(原称白色念珠菌)和单纯疱疹病毒(占10%~20%),也可与淋球菌性尿道炎同时感染。

【诊断】

1.有不洁性交史,潜伏期为2~3周。

2.症状较淋病轻,大多表现为尿道刺痒,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偶有排尿困难,沿尿道有压痛,尿道外口稍红,有少量浆液性或稀薄黏液分泌物,部分患者合并附睾炎。

3.实验室检查符合。

【用药】

1.多西环素,100毫克,口服,每日2次,连用7日。

或:米诺环素,100毫克,口服,每日2次,连用7日。

或:阿奇霉素,250毫克,口服,每日1次,连用5日。

或:红霉素,250毫克,口服,每日4次,连用7日。

2.孕妇可选用:

土霉素,250毫克,口服,每日4次,连用7日。

3.合并淋病时可采用:

头孢曲松钠,250毫克,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7日。

加:多西环素,100毫克,口服,每日2次,连用7日。

【提示】

1.强调对患者的性伴侣同时进行治疗。

2.如同时患有淋病时,应先治疗淋病或同时治疗。

3.治疗期间及其后2周应禁酒。

4.感染蔓延到前列腺者,疗程应延长到3周。

5.患者经治疗自觉症状消失,无尿道分泌物,尿沉渣涂片无白细胞即可判为临床治愈,否则不能轻易停药造成反复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