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

本病为胃、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溃疡面而发生的临床综合征,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十二指肠溃疡以青壮年患者居多。病因多与黏膜屏障削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过多、饮食失调、药物刺激、精神紧张、遗传因素、吸烟等有关。

【诊断】

1.上腹部疼痛且反复发作,伴有反酸、嗳气、烧心、上腹饱胀、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等。

2.胃溃疡多为饭后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常为空腹及夜间疼痛。

3.疼痛多在冬春寒冷季节发作或加重。

4.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可因受凉、饮食不当而加重,进食或服抗酸解痉药物后可缓解症状。

5.病变活动期可出现黑便,若不及时治疗可发生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溃疡恶变等。

6.临床检查体征符合。

7.实验室检查符合。

【用药】

1.常规用药(选用1~2种):

奥美拉唑,20毫克,口服,每日1次。

西咪替丁,200毫克,口服,每日3次。

硫糖铝,1.0克,口服,每日3次。

雷尼替丁,150毫克,口服,每日2次。

法莫替丁,40毫克,睡前口服,每日1次。

复方氢氧化铝,2~4片,饭前或痛时嚼服,每日3次。

2.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丽珠得乐,110毫克,饭前口服,每日3次。每个疗程1个月。

或:阿莫西林胶囊,500毫克,每日3次,口服;合用奥美拉唑,每个疗程1周。

3.中医验方:

鸡子壳80克 甘草20克 贝母20克 佛手20克 枳实10克

加减:疼痛势急、心烦易怒之热郁者,加石膏20克、大黄15克、芦根20克、川楝子12克;痛而喜暖、肢凉乏力之虚寒者,加黄芪40克、白芍20克、肉桂10克;痛处固定,拒按、舌紫脉涩血瘀者,加丹参30克、郁金15克、三七15克、桃仁15克;兼有黑便或便血者,加大黄20克、三七15克、花蕊石15克、地榆炭20克、元胡15克。

用法:鸡子壳拣去杂质,洗净烘干,枳实放麸上炒至微黄色,同其他药共研成细粉,放入玻璃瓶内储存,每日饭后1小时调服,每次4克。

【提示】

1.注意有规律的饮食,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清淡食物,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波动,胃酸过多之胃炎应及时治疗。

2.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