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烧伤

化学烧伤

【概述】

化学烧伤指某些化学物质接触人体后,除立即损伤外,还可继续侵入或被吸收,导致进行性损害或全身性中毒,损害程度除与化学物质的性质有关外,还与剂量、浓度、接触时间长短、受伤面积及处理是否有效、及时等因素有关。

Ⅰ.强酸烧伤

【诊断】

强酸(硫酸、盐酸、硝酸)烧伤,不形成水疱,边缘分界清楚,肿胀较轻,皮革样成痂,一般不向深部侵蚀,但脱痂时间延缓。

【用药】

1.立即解脱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物,连续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时间应在20~30分钟以上,视情况而定。

2.使用中和剂,时间约为20分钟。常用中和剂:5%碳酸氢钠溶液、3%硼酸溶液及肥皂水等,中和后,再用清水冲洗。

【提示】

1.特别注意眼部的冲洗。

2.使用中和剂后并非无忧,如选择不当或中和反应中产热而加重损害。

Ⅱ.碱烧伤

【诊断】

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可使组织脱水,早期肿胀明显,疼痛加剧明显。创面呈黏滑或皂状焦痂,色潮红。一般均较深,通常在深Ⅱ度以上。创面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凹陷,边缘潜行,往往经久不愈。

【用药】

1.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间2小时以上。要求冲洗创面无滑腻感,石蕊试纸接触冲洗后之皮肤转为紫色(pH值为4.5~8),才可认为满意。

2.冲洗后可用0.5%~5%醋酸、3%硼酸中和。

【提示】

1.不主张用中和剂。

2.碱烧伤中的生石灰(氧化钙)和电石的烧伤必须在清水冲洗前,先去除伤处的颗粒及粉末,以免遇水后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