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出血

儿童鼻出血

【概述】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有两大特点:一是鼻出血多为局部疾病的表现;二是儿童及老年人多见。鼻出血的自我防治非常重要,初期处理得当,常可立即止血或大大减少出血量。

儿童鼻出血非常多见,大部分儿童的鼻出血往往不是全身疾病的表现。儿童鼻出血的主要病因是两个鼻孔中间的一道“隔墙”叫鼻中隔,它的前端表面黏膜血管破裂而引起的。此处黏膜薄、血管丰富且表浅、吻合支多,医学上将此处叫利氏区。当刮风、炎热,特别是冬天放暖气或儿童发热时,鼻腔干燥结痂,而儿童又有掏鼻的毛病,一旦此处结痂被掏出损伤到黏膜时,就会立即出血。由于此处血管周围无可收缩的组织(如肌肉)压迫,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有时甚至是轻轻地洗一下脸、轻微地碰撞一下也会引起出血。从中医角度讲,儿童乃阳亢之体,鼻出血为阳络受损所致,也就是百姓所说的儿童易“上火”,所以易出血。

其他如反复流脓涕,鼻腔黏膜受浸渍破损出血;鼻腔或鼻窦的肿物引起的出血;血液疾病引起的出血;鼻咽部肿物或鼻咽部腺样体引起的出血。这些出血原因在儿童中少见,出血常常为鼻涕中带血或反复出血不止,但经过医师检查较容易被发现。

【诊断】

1.鼻腔出血常常呈水滴状往下滴,或因头抬高后由后鼻孔流到口内吐出。

2.鼻涕中带血,有时为鲜血丝,有时为暗红色血丝。

3.抽吸鼻涕时痰中带血,常为血丝。

4.儿童鼻出血基本都来源于鼻中隔前方,经医师用鼻镜检查很容易发现。

5.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以明确有无全身或局部的病变。

6.鼻出血只是一种症状,要注意疾病的鉴别诊断。

(1)血液系统疾病:通过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2)鼻腔或鼻窦内肿物:经医师检查及X线摄片、CT检查可确诊。

【用药】

1.用药或治疗前应做如下处理:

(1)令孩子低头。有的家长往往让孩子抬头,抬头后表面看没有血了,其实血都经后鼻孔流到咽部,孩子咽下或立即咳嗽往外吐出血时,造成口鼻都是血,常令家长及孩子更加紧张。当看到孩子鼻出血时,最好让孩子闭上眼睛,以免孩子看到血而紧张。家长可用少许棉花或清洁的卫生纸塞到出血的鼻腔,深约1.5厘米,然后向内捏紧双侧鼻翼数分钟。

(2)松开手后,观察出血是否停止,若不再出血,不要立即抽出棉花或卫生纸,以免使凝血块脱落再出血,可待10分钟后轻轻取出;若棉花或卫生纸松手后完全湿透,可更换后再用上法捏紧双侧鼻翼数分钟。

(3)在以上处理的同时,可用手蘸凉水轻拍孩子后脑勺及额头,使血管收缩,以利止血。

2.送医院处理指征:家长经过以上的简易处理,大部分的儿童鼻出血都能停止,若有以下情况,家长则必须带患儿到医院就诊:①经简易处理出血仍未停止。②反复出血。③伴有鼻塞的鼻出血(怀疑鼻腔新生物)。④鼻腔有臭味(怀疑鼻腔异物)。⑤外伤引起的鼻出血。⑥持续一段时间的鼻涕带血。⑦由于全身疾病引起的鼻出血。

3.止血药:儿童鼻出血一般全身不用给止血药,因为鼻腔局部的出血全身用药常常无明显效果。对于需要用药的患儿,可口服卡巴克洛、维生素C、维生素K,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酚磺乙胺、巴曲酶、血速宁等药。

4.中药治疗:治疗鼻出血的中药方剂很多,针对儿童鼻出血的特点,可选用的中药有:

(1)白茅根:该药为凉血药,每次取30克,熬水,晾凉后当茶饮,连服5~7日。该药对防止儿童鼻出血的复发效果好,用药简单。在炎热夏天或冬天暖气燥热时饮用,可防止儿童鼻出血。

(2)清络柔肝方:丝瓜皮、生黄芪各12克,白芍、荷叶、侧柏炭、炒栀子各8克。辨证加减:发热者,加柴胡、白薇;尿赤者,加茅根、竹叶;便秘者,加大黄、决明子。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连用5日。

(3)出血止汤:牡丹皮、阿胶、仙鹤草、香附子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连用5日。

(4)可在医院进行鼻腔出血点烧灼术、填塞法、手术等治疗方法。

【提示】

儿童鼻出血最让家长担心和困惑的是反复发生。儿童鼻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鼻中隔黏膜血管破裂,由于此处血管破裂后愈合比较困难,很容易再出血。当然,反复鼻出血一定要到医院诊治,医师会对反复鼻出血的患儿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有无鼻腔肿物及血液疾病方面的问题引起的出血。在检查确定无这些病因后,家长应如何防止儿童鼻出血呢?

1.在儿童鼻出血好发季节(如冬天有暖气,夏季炎热及春秋季刮风时),应特别注意嘱咐儿童不要掏鼻、挖鼻,每隔数日在孩子睡觉前往鼻腔内滴1~2滴复方薄荷油或氯己定鱼肝油,家中的香油也可以。这样才能保持鼻腔黏膜湿润,不容易出血。

2.儿童感冒后要及时治疗感冒后因鼻炎遗留的流鼻涕、鼻塞症状,否则会由于流涕而反复地擤鼻引起鼻黏膜破裂导致出血。

3.儿童发热后容易引起鼻出血,此时在降温的同时,鼻腔亦应滴油剂。

4.鼻出血治疗后1周内,应坚持每日鼻腔滴油剂,同时可选服上面所列的适合的中药方剂。

5.由于鼻出血而填塞鼻腔,在抽出鼻腔内填塞的纱条后,最好在原出血创面上贴放可吸收的止血纱布,以防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