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病因不明,系由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导致的一种病程长,演变慢,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最终致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而以肾功能衰竭为结局。
【诊断】
1.病史:以中、青年男性居多,常因急性肾炎迁延不愈而致。
2.症状:血尿、水肿、高血压、夜尿增多、蛋白尿等。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测定、血化验检查符合。
【用药】
1.降压消肿: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硝苯地平及氢氯噻嗪消肿治疗。
2.抗凝及血小板聚集:可选用阿司匹林、肝素。
3.激素(大量蛋白尿时用):泥尼松,10~20毫克,口服,每日3次,如有效,继续治疗3个月,以后逐渐减量至尿中无蛋白或少量蛋白,一直治疗1年左右。
4.中医验方:
生黄芪30克 仙灵脾20克 石韦15克 熟附子10克 川芎10克 红花10克 全当归10克 川续断10克 怀牛膝10克
加减:急性发作或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及出现严重蛋白尿者,去黄芪、红花,加连翘18克、漏芦18克、菝葜18克、地鳖虫9克、鱼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蝉衣4克;肾功能低下者,加炮鳖甲片8克;蛋白尿增高者,加金樱子12克、芡实15克、益智仁12克;水肿明显伴高血压者,加水蛭2克(研末装入胶囊早晚分吞)以化瘀利水;血压高者,去川芎,加桑寄生30克、广地龙15克;血尿者,加琥珀3克(研末分早晚吞服)、茅根30克;尿中颗粒、管型多者,加熟地黄20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5克。
用法:须用益母草水120克煎汤代水煎药,每日1剂,早晚分服。
【提示】
1.注意休息,预防感染,低盐(每日3克以下,尤其是水肿期),供给足够热量,保证正常需要量的优质蛋白(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但要低蛋白、低磷饮食。
2.防止水、电解质紊乱,禁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