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滋 病

艾 滋 病

【概述】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HIV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进而整个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即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而致命。本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高危人群为同性恋者、娼妓、性病患者、吸毒及不良献血人群,由于本病潜伏期长短相差很大,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容易漏诊或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

【诊断】

1.有感染艾滋病毒的接触史。

2.本病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潜伏期一般6个月,有的8~10年或更长。

3.临床表现与分期:

(1)急性感染期:出现类似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感冒样症状,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此期抗HIV抗体阳性,白细胞逐渐减少。

(2)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期:全身有2个以上大于1厘米(除腹股沟以外)的淋巴结,质硬、可移动、无压痛,常对称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部分患者出现严重不适、消瘦、持续发热、贫血、腹泻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可出现口腔白斑、脂溢性皮炎、毛囊炎及白色念珠菌感染。

(3)艾滋病期:出现全身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病变,如全身淋巴结病、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肿瘤等。

4.实验室检查:

(1)免疫功能缺陷指标:T4数目减少,皮肤变态反应消失,T4/T8比值小于1。

(2)病毒学检查:采用外周血液做HIV分离培养、HIV抗原检测、HIV核酸检测及逆转移酶检测,可明确诊断。

(3)HIV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最常用的检测HIV抗体的方法。

【用药】

1.应用抗病毒药物:对早期感染者用药可明显减缓疾病的进展,减少条件致病性感染的发生率和减低死亡率,现多种新的抗HIV病毒药物正在研制中。

2.应用生物效应调节剂,如白细胞介素-2,可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

【提示】

1.应在专门医院、科室进行诊断及治疗。

2.至今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疫苗正在研究中。感染艾滋病后大都在2年内死亡,死亡率可达70%。

3.消灭艾滋病,预防是关键,日常生活中应洁身自爱,远离毒品,防止血液制品的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