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情感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生数学情感的三个维度
根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应涵盖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而且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认知,80%取决于情感因素。对于数学情感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现代汉语词典对“情感”的释义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有的学者认为,情感指的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心理现象。有的人则认为,情感就是当人对客观事物的要求符合需要时产生满意的内心体验,使人感到轻松和愉快,并能激起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如果心情沮丧痛苦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学习。还有的人认为,数学情感包括两个维度:乐趣感、成就感等积极情感和挫败感、焦虑感等消极情感。也有人将数学情感定义为“学生的数学情感就是在数学学习与研究中产生的肯定或否定、消极或积极的心理反应,表现为对数学喜欢或厌恶。”数学情感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调剂课堂氛围。
因此,数学情感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有长期影响并带积极性与消极性的情绪反应,并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一定影响。
数学情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会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加强,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数学的美,同时获得数学知识时的愉快和欢愉的体验,然后逐渐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就像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一个问题想不出时,固然有些苦恼,若一旦豁然想通,那滋味难道不是甜蜜蜜的?这和音乐、舞蹈艺术的享受有何不同?如果在成法之外,别开生面地想出一些新的来,那就更是其乐无比了。”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获得知识与内心感受,一旦形成了热情,就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和巨大的推动力,给学生学习数学以有力的鼓舞,使他们坚持不懈、愉快地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历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变
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
略及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在德、智、能、情、趣等方面均衡发展,使知、情、意三者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很多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首先记住的是情感体验,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其次才是数学内容本身。例如,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首先出现的是一种情绪,即答对会觉得开心,答错会感觉失落,而不是对这道问题本身的认识。如果学习内容对于学习者而言代表消极情绪,则其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也许还会带来抵触情绪,从而抑制认知活动,降低认知效率。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取得较好的数学学习效果,不但要看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法、态度、情绪等因素,虽然这些心理上的因素与具体数学内容并无直接联系,但本身却有很大的意义,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数学心理教育理论将这些因素统称为情感因素,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将情感因素的主要成分分为信念、态度和情绪。
信念也称为观念,主要指学生或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信念一旦形成,会在较长的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态度是指在较短时期内,学生对学习、教师、教学的看法或立场,是对事物的一种情感反应,并带有一定的强度、稳定性的积极或消极的感觉或取向,如对数学爱好与否。情绪则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短时的反应,与信念、态度相比,表现为一个过程,而并非结果。信念、态度、情绪这三者又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都可区分为积极或消极两方面,并最终反映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上。许多研究也表明,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情感有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生数学情感水平的基本情况
目前,小学生数学情感总体水平并不很高,而且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在情感的三个维度中,学生在信念上的得分是最高的,态度得分次之,情绪得分最低。对于这种情况,大致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从数学情感的各维度来看,学生在信念维度上得分最高,说明学生对数学学科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学生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据了解,多数同学有比较强的求知欲望。但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性的,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再单一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迷糊,甚至不知所学。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学习数学有点枯燥烦人,学起来也很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各种因素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而造成情绪维度得分较低的原因主要是教材本身的难度易使学生觉得数学抽象,枯燥无味,因为小学生的理解有限,有很多知识无法讲清楚来源,这样给学生的印象是数学有许多人为的规定,这些规定表示为符号和一般性的公式;而学生,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又没有弄清他们的发生过程,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求教师要抓住教学内容与数学情感培养的契合点,尽量创设数学情感的“体验场”,加强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
第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新的教育观念仍处于认识阶段,实践经历很少,教师的教学还是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重知轻情的现象存在普遍,这是造成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水平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教师对数学情感方面已有认识,也能意识到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的重要性,但却很难落到实处。情感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很难一朝一夕就取得实效,实际教学中也没有固定的评价和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就目前来说,考试成绩无疑却是评估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很多教师迫于升学的压力致使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占主导地位,知识的传授成为师生之间交流的目的,学生的情感需求根本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缺乏,数学学习情感水平偏低,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也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