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合作学习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品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品德是指个性品质中的德行特征,是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包括道德品质、政治品质和思想品质三部分。而狭义的品德专指道德品质。这里特指后者。

品德的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品德结构的研究有很多,可以按普遍的认识将品德的结构理解为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组成。

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学生道德规范习得和价值形成的过程。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之间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之上,并依赖于个体间的相互尊重、民主和平等关系而实现的。只有个体间相互宽容、加强理解、互相帮助,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合作。班级或小组是一个小社会,在生生的合作过程中体现出许多群体间和个体间,以及群体和个体间的人际关系、集体意识、道德规范。为了实现有效的合作,学生必须学会处理这些人际关系和遵守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长期以来,在我国德育的内容中理想成分居多,忽略了居于基础地位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德育价值观仍然建立在封建专制基础之上,缺乏民主性。合作学习的实施将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文明的道德行为规范,而且有利于合作意识、开放精神和民主意识等现代德育规范和价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