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与传统的评价活动相比,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加强评价过程的民主性,即充分重视学生、教师、家长的地位与作用,使评价真正成为多方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一)学生评价
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是合作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中的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小组自评与组间互评四个方面。通过建立学生评价表,为学生评价合作学习提供有效范式。
1.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可增强学生在合作中的自我意识,深化知识掌握程度,规范自我行为,有利于进行合作反思。合作学习学生自评表如表7-4所示。
表7-4 合作学习学生自评表

2.组内互评
组内互评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成员间的移情水平,加强合作小组的内部凝聚力。合作学习组间互评表如表7-5所示。
表7-5 合作学习组间互评表

3.小组自评
小组自评可使组内成员通过接受有效信息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小组自评表如表7-6所示。
表7-6 小组自评表

4.组间互评
组间互评由组间互评与组内循环评价两种形式组成。组间互评以群体内部讨论为基础,指两个合作小组通过各自独立讨论与共同讨论达成共识,而后进行的相互评价;组内循环评价是指对多个合作小组的观点与意见进行交替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与评价质量。组间互评表如表7-7所示。
表7-7 组间互评表

上述各表只是范式,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和完善各评价表。合作学习历来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这种自主性应该也必须延续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过程,使学生在评价中担任更积极的角色、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切实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评价。
(二)教师评价
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是合作学习评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教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
教师对合作小组进行评价时,通常以学生评价的结果与教师通过观察、参与等形式收集的资料为依据,利用语言或非语言信息对学生的动作、思维、情感等因素做出综合评价。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只是合作学习的评价主体之一,切勿专制独裁,一人操办。
2.教师自评
教师自评是教师对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的反思,当属元认知策略,也是教师最易忽视的部分。教师自评表如表7-8所示。
表7-8 教师自评表

(三)家长评价
传统评价理念中,家长能看到的只有孩子的成绩单,其他一无所知。其实,每个家长都想知道孩子在学校都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有没有进步,但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却无法满足他们简单的要求。事实上,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能够发现孩子能力中的强项,通过与孩子共同学习、与教师沟通交流,最终会成为教师的教学伙伴,与学生、教师一起体验到学生进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