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应追求多元化,将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和组间互评融于评价体系之中。教师评价作为一种常见的评价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也发挥独特的功能。
(一)教师评价
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方面,而且包括对学生的情感、技能方面的评价。在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时,应体现“人人进步”的理念,将目标定位在学生进步与提高上,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在对小组评价时,教师需要将小组的成绩以一个整体的方式作为评价依据,同时也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主要从是否积极参与、合作是否友好、是否认真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等方面,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学生最积极,对于合作学习中不善于合作的学生,注意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等。
(二)小组互评
小组互评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合作学习的优势和特色。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评价的主体,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评。在小组互评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评价呈现出多面性,既有对进步的评价,也有对不足的方面提出友好的意见和建议。
某教师在合作学习设计的小组互评表如表7-1所示。具体操作步骤为在学生合作学习完毕后,教师呈示表7-1,并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片,根据个人评价项目对小组内另外几位成员进行评分分制,将分数写在纸片上。最后统一交给记录员,由记录员统计并公布每个人的得分情况。
表7-1 小组互评表

例如,成员2给成员1的评分依次为4、3、2、4、5、4分(共22分);成员3给成员1的分数为2、5、3、2、5、4分(共21分);成员4给成员1的分数为5、5、4、5、5、5(共29分),最后成员1的得分为:(22+21+29)/3=24分。最后,根据小组内4个人的得分,评价出这次合作学习中表现最突出的成员,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三)学生自评
让学生个体进行自我评价,不仅是对自己的认识、肯定,更是一次很好的反思过程。学生通过反思合作学习的过程,认识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对小组其他成员的依赖程度,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更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做好准备。同样,教师通过学生的自评,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自评可以是口头形式,例如,某位教师在组织完一次大型的合作学习后,特地利用一堂课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对于该次合作的感受,对自己表现的情况发表看法。此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叙述自己的想法。还有,教师也可以罗列出自评标准,让学生获得一种直观的感受,以此进行自评。教师应当注意学生的隐私权,在学生不愿意透露的情况下,不应强制要求学生告诉分数。
(四)组间互评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评价方式,教师还可以采用组间互评的方式。让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最积极,哪个小组的成绩最突出。通过组间互评,更有助于促进小组成员的小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