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美国宪法赋予各州教育权,教育权属于各州,具体的责任由各个学区的教育委员会执行,形成了美国的教育分权制度。由于每个州划分学制的阶段不同,学制划分极不统一,如果简单说小学或中学就不能准确说明代表哪个年级。但所有美国学生在进入大学前,至少都会接受12年的教育,那么,以数字作为年级的称呼便不会出现混淆问题,所以有了“K-12”的习惯称呼,意指大学前的教育,其中“K”指的是幼儿园(kindergarten)阶段教育,美国的幼儿园是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
尽管美国实行教育地方分权,联邦政府难以推进统一的教育改革,但是美国教育始终在寻求公平与效率、机会均等与优质高效之间的最佳平衡,历经几次重大的教育改革,从教育的宏观层面看,是从关注教育机会均等到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教育的微观层面看,是从关注学科内容到重视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如何成功地学。尽管受所在时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美国小学基础教育在强调基础知识、智力发展的学术能力培养和单纯满足儿童兴趣、发展学生丰富个性的人性化教育之间摇摆。但是,美国教育改革的思路日渐清晰,就是提高学习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创建世界一流的教育。为此,美国教育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制定为“所有的学生建立稳固的学习基础”的工作目标,尤其是《不让任何一个儿童落后》法案强调“改进处于劣势地位儿童的学业成绩”,缩小不同种族、阶层学生和残障学生之间受教育程度和学习成绩差异,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在美国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优质学校模型,如阿拉斯加模式、格拉舍尔模式、沃诺文模式、科罗拉多模式、NEA模式等,从不同侧面强调引导学生在多元、和谐、合作和积极的文化环境中主动学习,尤其是明尼苏达州推行的沃诺文模式,要提供优质教育,保证所有学生的教育机会均等,并使他们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让学生的学业取得成功,在多元文化的学校和社会里承担起公民应有的责任,关心环境、他人和自己的自觉性,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1986年,在美国40个州的1220所学校推进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列温创建的“跃进学校计划”,提倡学校建立平等、参与、沟通、反思、信赖的学校文化,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互助学习。由霍普金斯大学斯莱文等人创建的“成功教育计划”,到1998年扩大到全美40个州747所学校,该计划规定了特殊的阅读教学课程,要求学生要经常合作。实施结果表明,成功教育计划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成绩,尤其是阅读成绩低下的学生进步更大。
上述优质学校模型和教育计划中提及的合作学习在美国有较长时间的研发历史。生活化教学是美国学校最大的优点,课堂不会“一面倒”地单向讲授,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这正是我们中国课堂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