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种类和理化性质
根据核酸的特点和提取要求,可将其分为核DNA、mRNA、质粒DNA和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核酸分子,如rRNA,tRNA等。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核外也有少量DNA,如线粒体DNA(mtDNA)、叶绿体DNA(cpDNA)等。mRNA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及真核细胞的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中。质粒DNA一般存在于微生物中,是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细胞质中的核酸包括非细胞形式存在的病毒和噬菌体的核酸,它们或只含DNA,或只含有RNA,其中一些也是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
理论上所有真核细胞、细菌、病毒都可以提取核酸,样本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目的的需要。从不同材料中提取DNA的具体方法不同,分离提取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对于低等生物,如病毒,从中提取DNA比较容易,因为多数病毒DN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提取时易保持其结构完整性。细菌和真核DNA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因此易被机械张力剪断,所以从细菌及高等动植物中提取DNA难度较病毒大。
RNA和核苷酸的纯品都呈白色粉末或结晶,DNA则为白色类似石棉样的纤维状物。除肌苷酸、鸟苷酸具有鲜味外,核酸和核苷酸大都呈酸味。DNA、RNA和核苷酸都是极性化合物,一般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它们的钠盐比游离酸易溶于水,RNA钠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达40 g/L,DNA钠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 g/L,均呈黏性胶体溶液。在酸性溶液中,DNA、RNA易水解,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天然状态的DNA和RNA以脱氧核糖核蛋白(DNP)和核糖核蛋白(RNP)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们提取的原理是相同的。要从细胞中提取DNA时,先把DNP抽提出来,除去蛋白质,再除去细胞中的糖、RNA及无机离子等,然后就可以从中分离出DNA。
DNP和RNP的溶解度受溶液中盐浓度影响,DNP受盐浓度的影响较大,在低浓度盐溶液中几乎不溶解,如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仅为水中溶解度的1%,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溶解度也增加,至1 mol/L 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比纯水高2倍;RNP受盐浓度的影响较小,在0.14 mol/L NaCl中溶解度较大。因此,核酸提取时常利用这一特性分离这两种核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