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探针的制备
2025年09月26日
第四节 核酸探针的制备
核酸探针是指带有检测标记的已知核苷酸片段,能与互补核苷酸序列退火杂交,并可以被特殊的方法所探知。因此可用于待测核酸样品中特定基因序列的探测。
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苷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适宜的温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则退火形成双链,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性的。核酸分子杂交发生于两条DNA单链之间者(ssDNA∶ssDNA)称为DNA杂交;发生于RNA链与DNA链单链之间者(RNA∶ssDNA)称为RNA∶DNA杂交。因此,如果把一段已知基因(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用合适的标记物(放射性同位素、荧光色素、生物素等)标记,当作探针与变性后的单链基因组DNA进行杂交反应,并用合适的方法(如放射自显影技术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把标记物检测出来,如果两者的碱基完全配对,它们即结合双链,从而表明被测基因组DNA中含有已知的基因序列(同源序列或片段);检测不出结合则不含已知序列。该项技术不仅具有特异性、灵敏度高的优点,而且兼备组织化学染色的可见性和定位性,从而能够特异性地显示细胞的DNA或RNA,从分子水平去研究特定生物有机体之间是否存在着亲缘关系,并可揭示核酸片段中某一特定基因的位置。目前,这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领域。近年来,随着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核酸探针技术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食源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根据核酸分子探针的来源及性质,可将其分为基因组DNA探针、cDNA探针、RNA探针及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