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十讲》简介
《西方音乐史十讲》这本书是由.(美)沃尔德(Wold,M.)等著创作的,《西方音乐史十讲》共有189章节
1
前言
叙述性的音乐史往往是学术长篇著作,其中包含着对西方音乐发展的详细描述。作者认为需要有一种简明的叙述,用以向学生和非专业读者介绍西方音乐的历史。本书是对西方音乐发...
2
导论
《西方音乐史十讲》的格局和结构方式使之具有多种用途。 本书可用作音乐史教科书,与学生已有的各种相关的权威、专业类图书配套使用。从这种意义上讲,本书可作为一项实用...
3
第1章 中世纪之前的古代音乐
图1-1 中国音乐家:甘肃省敦煌石窟的唐代(618—907)壁画。画中描绘了多种中国乐器。这一时期的乐谱和乐器均未留存至今,但这幅壁画的内容展现了乐器的高度发展...
4
1.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我们关于古代音乐的认知充其量也只是粗略的。在古代,音乐的保存依赖于口头传统,这是音乐传承最主要的手段。对于在罗马式时期之前所创作的音乐,近现代学者只能准确修复其...
5
1.2 音乐的功能
在传统社会中,音乐和仪式密切相关。重复性的咒语和器乐节奏通常为宗教仪式和宗教节日进行伴奏,它们往往具有催眠或巫术特征。在古代开化的社会,音乐也主要与宗教仪式相连...
6
1.3 风格与表演实践
在诸多古代文化中,音乐为各种宗教、仪式和节庆事件服务。这些事件规定了其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征。这些事件还影响到了音乐的结构以及对器乐和声乐音色的选择。早期东方文化...
7
形式组织
一般说来,古代音乐以旋律或节奏模式为基础,这些模式构成了表演者的一个出发点,他们由此进行了相当自由的即兴发挥。音乐的形式组织则是重复和狂想性变奏的结果。...
8
旋律
旋律和节奏是古代音乐的两个主导性因素。旋律具有一种看似没有止境的特征,这与西方音乐的旋律表现有所不同。旋律由各种拉长的变奏构成,可见于装饰(Ornamentat...
9
节奏
非西方音乐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节奏。在许多方面,早期族群和发达族群音乐的节奏模式所达到的复杂程度,西方文明直到20世纪才发展起来。音乐中的节奏包括数量上长和短的节...
10
和声
按照现代的和声定义来讲,和声并不存在于古代音乐中。然而,单音持续和固定音型(Ostinato)模式在过去很可能使用得更为广泛。东南亚社会(如爪哇和巴厘岛)的音乐...
11
织体
多种音乐织体(Texture)产生于表演同一旋律的人声和乐器的结合。对数百位乐器演奏者和歌唱者同时表演的记载显示出了人们对于支声复调(Polyphony)织体的...
12
乐器法与音色
音乐和语词在早期音乐表演中有着密切联系。人声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媒介,在同度或八度上,通常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人声伴奏。根据现今的非洲音乐、印度音乐和处于西方...
13
表演实践
因为尚无固定的书面记谱体系,所有古代音乐的表演实践都依赖于口头传统。乐器、人声、力度和速度(Tempo)的选择都由当时的趣味和传统所决定。在古代记述中,涉及音乐...
14
1.4 声乐音乐
古代声乐音乐的即兴特征将大多数固定的形式结构排除在外。此外,即便存在此类形式结构,书面谱例的缺失也使我们没有任何重建其形式设计的基础。那么,在得到声乐音乐(神圣...
15
1.5 器乐音乐
在古代,器乐音乐与声乐音乐一样都是即兴的,没有任何已知的固定形式。与歌曲或舞蹈无关的纯粹的器乐音乐可在某些例证中找到。爪哇和巴厘岛使用的打击乐团便是鲜明的例子。...
16
1.6 作曲家
对于这一时期的所有作曲家或现存音乐作品没有任何书面的记载。譬如扮演《旧约》中的大卫的表演者这样的宫廷记载和考古记录,提供了此时期作曲家的某些迹象,因为每一位表演...
17
1.7 史学家、理论家和手稿来源
早期的著述家谈及音乐,或将之作为一种数学—理论体系,或将之作为一个哲学—伦理问题。在前者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其理论是在毕达哥拉斯研究的著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毕达...
18
第2章 中世纪早期(300—1100)
图2-1 大卫王演奏罗塔琴:一幅8世纪的细密画,来自《坎特伯雷故事集》。罗塔琴是一种中世纪乐器,在很早的资料来源中就有所提及。它很可能是一种索尔特里琴,其琴弦同...
19
2.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我们对于中世纪早期音乐的总体了解是建立在证据相当贫乏的基础之上的。虽然有些早期宗教音乐的例子由罗马天主教会所记写和保存,但对这些例子的解释却充满着疑问。这是由于...
20
2.2 音乐的功能
为配合早期基督教“超脱尘世”的精神,素歌表达了对上帝的简朴的信仰。这一功能是通过教会所有仪式的部分配乐而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弥撒(Mass)。同样使用音乐的...
21
2.3 风格与表演实践
...
22
形式组织
宗教素歌的组织和形式取决于礼拜仪式的拉丁文本,其音高和时值通常遵循语词的重音和时长。在少数情况下,主要是在附加段和继叙咏(sequence)中,素歌的组织基于自...
23
旋律
素歌由一条配合宗教文本的单声部旋律构成。其音域(Range)有限,很少能够超出一个八度。 素歌的旋律是在教会调式(谱例2.1)的音程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的。这些调式...
24
节奏
素歌的节奏决定于散文的节奏性流动,这种节奏性流动包括基督教会拉丁文的长短音节时值。因此,宗教单声音乐中不存在节拍模式。相比之下,世俗单声音乐用的是方言,其中有更...
25
和声
中世纪早期尚无系统性的和声实践。然而,在宗教和世俗单声音乐中,音符偶尔由乐器叠加或装饰,而且很可能存在一些表演实践,如持续低音和固定音型。 早在九世纪便产生了一...
26
织体
由于素歌是单声部音乐,因而不存在如后来音乐中多线条组合或乐音色彩这一意义上的织体。然而,无论是一位牧师所演唱的素歌的古朴线条,还是合唱队以同度或奥尔加农所演唱的...
27
乐器法和音色
素歌始终是声乐音乐。尽管也有证据表明乐器偶尔被用于伴奏,中世纪的教堂通常禁止使用乐器。大部分世俗单声音乐也是声乐音乐,但常常由乐器进行伴奏,特别是在用作舞蹈音乐...
28
2.4 声乐音乐
...
29
圣咏
这一时期有五种重要的素歌(或圣咏)类型。这些圣咏共同记录了其发源地的音乐实践(例2.1—2.7)。(1)拜占庭圣咏(Byzantine chant),产生于公元...
30
奥尔加农
平行五度和平行四度的演唱实践有可能是即兴的。这种演唱通常与宗教音乐有关,但有证据表明世俗音乐中也存在着这种实践。后来的发展带来了反向运动(Contrary 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