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
2025年09月26日
和声
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仍旧是调性和声,但调中心的感觉在19世纪的音乐中得到了削弱。半音和声、和弦外音、变和弦以及广泛使用的九和弦和十三和弦建立了和声张力,并减弱了调中心的感觉。(谱例7.2)实际上,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和声特征都表现出了大小调体系逐渐瓦解的态势。
大小调式的融合——将其中一种调式的典型和弦用于另一种调式——对调性起到了削弱的作用。调性关系不再像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时那样的程式化。远关系转调(包括中音调和下中音调)和短时间内突然的调性游移都增强了音乐的张力,并弱化了对某一调性的感觉。此时的音乐往往避免使用正式且强有力的终止式,而是通过不计其数的伪终止赋予音乐一种和声上的张力感。民间旋律(尤其是在民族主义音乐中)中的调式和声则开启了和声表现的新领域。
谱例7.2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展现出了不协和音响、半音化和声以及和声张力。
理查德·瓦格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