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乐章形式和作曲手段

单乐章形式和作曲手段

宣叙调

宣叙调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承袭自巴洛克时期的作曲方法。清宣叙调将通奏低音的伴奏作用降至了最低限度。除承载戏剧的叙事部分外,清宣叙调和带伴奏的宣叙调也都颇富音乐趣味。伴奏本身常常在很大程度上暗示歌词文本的基调氛围。(例6.1)

咏叹调

咏叹调在格鲁克和莫扎特的古典主义歌剧中通常避免巴洛克歌剧中华丽的炫技表演。返始咏叹调的原则仍旧盛行,但它是歌词文本在音乐上更具表现力的实现。与带伴奏的宣叙调一样,管弦乐队通过抒情性的旋律和音色创造出恰如其分的情绪。(例6.2)

合唱和重唱

多声部声乐音乐与戏剧音乐和教堂音乐相联系。也有为声乐重唱创作的独立作品。例如海顿就写有几部这样的作品。摩拉维亚教会——集中于宾夕法尼亚和北卡罗来纳州——产生了大量为各种声乐组合而写的曲目,通常带有器乐伴奏。这一传统的音乐表演一直持续至今。

在格鲁克和莫扎特的歌剧中,合唱是戏剧的一个富有效果的组成部分。重唱——尤其是在莫扎特的歌剧中——绝佳地呈现了微妙的音乐戏剧表演。与咏叹调的主调织体相反,这些合唱和重唱通常为复调音乐。参与重唱的每位成员常常随着主要故事情节的推进而表达出与之相反的计策和密谋。就其本质而言,这既是音乐上的对位,也是戏剧中的对位。(例6.3)

声乐复调作品

尽管主调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中最常见的织体,但复调作为一种作曲手段仍旧在某些音乐形式中非常流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了歌剧重唱,以及弥撒和清唱剧的合唱段落中。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姻》(Le nozze di Figaro)和《唐·璜》(Don Giovanni)的重唱中可以找到这样的范例。海顿的《创世纪》(Die Schöpfung)和莫扎特的《安魂弥撒》(Requiem Mass)也包含着宗教声乐音乐复调织体的例子。作曲家仍旧用如卡农和经文歌这样的复调形式进行创作,海顿和莫扎特也写有这些形式的音乐。(例6.4,6.5)

利德

古典主义时期的利德取代了17世纪咏叹调和歌曲的装饰性的伤感表达。利德以简单的富有民间特色的旋律为其特征,并且通常是分节歌(即诗歌的每一诗节使用同样的旋律与和声)。18世纪晚期,莫扎特和海顿创作了其中一些最杰出的分节歌。(例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