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乐章形式

单乐章形式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仍是作曲家所青睐的音乐体裁。尽管一些作曲家继续遵循晚期浪漫主义传统进行创作,但其他作曲家却寻求新的、极其多样的表现手段。在实验性作曲家如贝尔格和韦伯恩的歌曲中,声乐被赋予了更具棱角的旋律处理,并且更加强调伴奏。用“伴奏”一词来表示20世纪大部分的声乐作品的器乐部分并不准确,因为人声和与之相联系的乐器共同构成一个合奏团,而不是声乐线条加器乐背景。在许多情况下,作曲家采用民间旋律并将之用现代语汇进行加工利用,创作出不受浪漫主义音乐过分丰富的和声织体支配的音乐。这样的作品常常使用室内乐团而不是钢琴来进行演奏。

歌曲写作的一个现代现象是将旋律线条分解为具有高度音调变化的朗诵性声部。许多十二音作曲家以及其他作曲家将被称为“诵唱”的手法与小型器乐组合相结合。在这些作品中,声乐声部几乎都是纯粹的朗诵,没有准确具体的乐音音高,但有节奏和大致的音调变化指示。(例8.1—8.5)

合唱作品

这一时期出现了对合唱音乐的大量需求,用于教堂、业余和专业合唱队以及中学和大学。这一需求催生了许多较短的合唱作品,通常为一个乐章。这些作品是为具有历史和当下重要旨趣的诗歌或散文而谱写的。通常为无伴奏作品,但也经常用钢琴或管风琴来支持人声的演唱。对这些文本的处理往往是对位性的,有着独立的线条和自由的节奏。

20世纪上半叶,音乐的社会学和学术性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是对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本土民间音乐的收集和录音。作曲家如科达伊、巴托克、沃恩·威廉斯、霍尔斯特和格兰杰运用这些民间曲调创作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合唱作品。(例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