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史学家与理论家

7.7 史学家与理论家

19世纪纷繁多样的音乐著述可分为以下几类:(1)音乐理论,(2)音乐批评,(3)历史与传记,(4)音乐美学。

音乐教学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学徒式学习方法不再适用,部分原因在于有大量非音乐职业者对音乐创作的过程和技法产生兴趣。此外,大部分音乐理论是在音乐学院和大学的课堂里教授的。为了满足人们对系统性的理论学习逐渐增长的需求,关于和声、对位、曲式、作曲和配器的手册纷纷出现。

对音乐及其历史和理论的学术研究在19世纪开始形成体系。起初音乐学术研究主要由德语国家的学者所从事,后来也逐渐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得到实践。这种对音乐的系统性研究——后来被称为音乐学(musicology)——催生了多部音乐名曲选集。其中德语国家出版的有《音乐名曲集》(Denkmäler der Tonkunst,1869—1871年出版于贝格多夫)、《德国音乐名曲集》(Denkmäler Deutscher Tonkunst,1892年始于莱比锡)和《奥地利音乐名曲集》(Denkmäler der Tonkunst in Oesterreich,始于1894年)。其他早期著作包括埃克斯珀尔(Expert)的《法国文艺复兴音乐大师》(Les maitres usiciens de la renaissance française,1894年出版于巴黎)和托尔齐(Torchi)的《意大利音乐艺术》(L'arte musicale in Italia,可能出版于1898年)。

音乐批评得到许多著述者(包括作曲家本人)的关注。由于这一时期听众的音乐经验和鉴赏力都不及在18世纪,因而产生了对于诠释和评价音乐作品及其表演的兴趣和需求。不仅评价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也评价过去的作曲家。此外,炫技性表演者的涌现使得音乐表演值得关注,对于这些演出的评论对票房号召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批评性著述的宣传媒介的最著名刊物有出版于莱比锡的《大众音乐报》(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由舒曼在1834年创办的《新音乐杂志》和出版于巴黎的《音乐报》(Gazette Musicale)。

随着音乐史研究越发系统化,以及浪漫主义对著名人物的狂热崇拜,历史和传记成为了文字著述的重要领域。音乐学的实践导致以前作曲家作品的权威性版本以及作曲家和表演者的可靠传记的出现。

正如我们所见,浪漫主义这个时代充满相互冲突的理论,关于音乐可以和应当表现什么也有着多种迥然相异的观念。音乐美学著述者针对有关音乐及其感知的各种观点的优劣进行论辩。这尤其体现在标题音乐与绝对音乐之间以及各种新的歌剧理论之间的论战。

恩斯特·特奥多尔·阿马德乌斯·霍夫曼(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1776—1822),德国著述家和作曲家,支持浪漫主义综合各门艺术的理想。他以诗意浪漫的笔触对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大加赞赏,其笔名为约翰内斯·克莱斯勒(Johannes Kreisler,舒曼的《克莱斯勒偶记》使这一名字闻名于世)。他的批评性著述发表在《大众音乐报》上。

弗朗索瓦·费蒂斯(François Fétis,1784—1871),比利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史学家。他写有多部理论专著,但最为知名的著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八卷《世界音乐家传记》(Biographie universelle des musiciens et bibliographie générale de la musique,巴黎,1833—1844)。这是第一部相当完整的音乐家辞典,至今仍是关于某些作曲家的主要信息来源。

埃克托·柏辽兹(1803—1869),著有第一部重要的配器法专著《乐器法与配器法专论》(其现代版本于1948年在纽约出版)。此外,柏辽兹常常为《音乐报》撰写批评文章,并于1853年在巴黎出版了一本关于管弦乐音乐的著作《管弦乐队的夜晚》(Les Soirées de l'orchestre,英译本1956年在纽约出版)。

查尔斯-埃德蒙-亨利·德·库塞马克(Charles-Edmond-Henri de Coussemaker,1805—1876),法国音乐史学家,写有多部关于早期音乐的重要著作。他对古代文献记录的兴趣产生了多部珍贵的早期音乐选集。他的主要著作《早期音乐著述集》(Scriptorum de musica medii)于1846—1876年间在巴黎出版。

前文已提到,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发行于莱比锡的《新音乐杂志》的创办者和编辑。他的著述是宣扬新的浪漫主义理想的激进文章。在他所虚构的“大卫同盟”(Davidsbündlertänze)中,他自身性格的不同侧面分别以弗罗列斯坦(Florestan)和埃塞比乌斯(Eusebius)两个人物为代表,他也常用这两个名字作为笔名。舒曼也是最早认识到肖邦和勃拉姆斯的才华的作曲家,对他们的音乐写有热情的评论文章。

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作为批评家、对当时音乐状况的评论者和当时“现代”风格的倡导者,对音乐著述领域贡献颇丰。他写有一系列的文章,名为《论艺术家的地位》(Zur Stellung des Künstlers,1835),讨论了作曲家和表演者的社会意识。他也写有关于教堂音乐的著述,呼吁恢复音乐作为精神力量的功能。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浪漫主义作曲家中在音乐美学和音乐批评方面最多产的著述家。除了为他自己的歌剧撰写脚本外,理查德·瓦格纳还就多种音乐问题著有文章和手册。其中尤其重要的是他关于歌剧问题的著述。《歌剧与戏剧》(莱比锡,1851)一文概述了他的未来艺术作品理论。他的自传中也提出了关于综合艺术的观念,以及针对从音乐到政治的各种领域的见解。他还写有一篇重要的文章《宗教与艺术》(Religion und Kunst),与他的歌剧《帕西法尔》有关。

奥古斯特·威廉·安布罗斯(August Wilhelm Ambros,1816—1876),杰出的德国史学家和音乐学家。他的《音乐史》(Geschichte der Musik,莱比锡,1862)是最早将音乐发展与视觉艺术发展做平行对照的音乐史之一。

乔治·格罗夫爵士(Sir George Grove,1820—1900),英国史学家、音乐学家和圣经学者。作为音乐著述家,他因《音乐与音乐家辞典》(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4卷,伦敦,1879—1889)而闻名,这套著作后来又经过了多次编辑和修订。最近的一版,题为《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1980)扩充至20卷,运用了最新的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1]

赫尔曼·冯·黑尔姆霍尔茨(Herman von Helmholz,1821—1894),德国科学家,声学专家。他的《论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乐音感觉》(Lehre von den Tonempfindungen als physiologische Grundlage für die Theorie der Musik)首次于1863年在布劳恩什怀希问世(英译本1948年出版于纽约)。这部著作为音乐音响和音乐感知的物质和生理方面的现代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著作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但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拉莫和塔蒂尼的研究。

爱德华·汉斯立克(Eduard Hanslick,1825—1904),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领域最著名的批评家和美学家。生于布拉格,但其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在维也纳度过。汉斯立克是绝对音乐的倡导者。他于1854年在莱比锡出版了《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Vom Musikalisch-SchönenEin Beitrage zur Revision der Aesthetik der Tonkunst,英译本1957年出版于纽约)。在这部著作中,汉斯立克认为音乐作品的美完全在于音乐本身,而不受音乐以外观念的影响。该著作已被翻译为包括英语在内的多国语言,这表明这部著作的重要性。汉斯立克与新的浪漫现实主义乐派的对立使他对理查德·瓦格纳、李斯特、柏辽兹和其他标题音乐作曲家都进行了批判。为了做出回击,理查德·瓦格纳在其歌剧《名歌手》中以贝克梅塞(Beckmesser)这个人物对汉斯立克进行讽刺,两人的分歧导致汉斯立克的著述未能得到应有的欣赏和品评。他反对理查德·瓦格纳一派,但为舒曼和勃拉姆斯写出了热情赞扬的描述文章,因这两人代表了浪漫主义中较为古典的方面。

卡尔·弗朗兹·克里桑德(Karl Franz Chrysander,1826—1901),德国音乐史学家、音乐批评家。他参与了《音乐名曲集》(莱比锡,1869—1871)的编辑工作。后来对这一曲集的增补使其规模大大扩充。然而,克里桑德尤以关于亨德尔生平和作品的著述而出名。他创建了“德国亨德尔协会”(Deutsche Höndelgesellschaft),并著有一部可靠的亨德尔传记,1858—1867年出版于莱比锡。他还负责编辑了第一部亨德尔作品选。

埃比尼泽·普劳特(Ebenezer Prout,1835—1909),英国理论家、教师。写有多部音乐理论教材,包括和声、对位、赋格和曲式。他关于配器法的著作多次再版,直到进入20世纪很长时间一直被用作一部乐器法手册。

胡戈·里曼(Hugo Riemann,1849—1919)对音乐学学科进行了体系化的构建。他引领了对音乐的类型和时期进行风格研究的路径,这一专门化方法催生了当代音乐学家的大量权威性研究。里曼的著述列表很长,但最重要的是《音乐词典》(Musik-Lexikon,莱比锡,1882年),该词典多次再版,被认为是一部标准的音乐参考书。

文森·丹第(1851—1931),少数成功著有作曲教材的作曲家之一,所著名为《作曲教程》(Cours de Composition musicales,巴黎,1903—1933)。作为塞札尔·弗朗克的学生,丹第也写有一部这位比利时作曲大师的权威性传记。

亨利·埃克斯珀尔(Henry Expert,1863—1952),法国音乐学家,致力于法国文艺复兴声乐音乐的研究。他编辑出版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重要作曲家的作品集,并且在巴黎组建合唱队表演这些作品,使更广泛的公众了解了这些音乐。他与布鲁诺德(Brunold)一起编辑出版了《17世纪和18世纪法国键盘乐大师作品集》(Anthologie des maitre français de clavecin des ⅩⅦe et ⅩⅧe siècles,巴黎,1913—1921)。

[1]这套辞典目前的最新版于2001年问世,共29卷。——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