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

乐器

一、弦乐器

1.弓弦乐器

雷贝克琴(Rebec):大约在10世纪时从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弦乐器。长颈,圆形或梨形琴身,通常有三根弦。用弓毛较松的琴弓演奏,音色具有鼻音性质。雷贝克琴是现代弓弦乐器的前身之一。

维奥尔琴(Viols):从哥特时期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所使用的成员众多的弓弦乐器家族。维奥尔琴与提琴家族的差异在于:(a)维奥尔琴的侧面更深;(2)琴肩从琴颈向下倾斜;(3)琴弦数目通常为六根,但也可能多于或少于六根;(4)琴柱位于指板上;(5)琴马较为平坦,能够演奏和弦;(6)琴弓的弓杆凸起,手掌向上持弓;(7)演奏时将乐器放在腿上或两腿之间。维奥尔琴有多种尺码:低音、次中音、中音和高音。20世纪维奥尔琴的复兴通常所关注的是次中音维奥尔琴,它在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中被用作独奏的标准乐器。

提琴(Violins):自巴洛克早期以来的现代弓弦乐器家族。其中最重要的成员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低音提琴源自维奥尔琴家族,并常常按照维奥尔琴的形制制造而成。最著名的提琴制造者来自意大利,可上溯至17世纪和18世纪。其中包括盖斯巴·达·沙罗(Gaspar da Salo)、阿马蒂(Amati)、斯特拉迪瓦利(Stradivari)和瓜内利(Guarneri),后者使意大利城市克雷默纳(Cremona)作为小提琴制造中心而闻名于世。

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都是四弦乐器,按五度定弦。低音提琴保留了维奥尔琴家族的四度定弦。用于演奏提琴家族乐器的琴弓与早期琴弓有所不同,其差异在于与弓毛所形成的弧度。演奏时手掌向下持弓,但低音提琴除外,演奏低音提琴时两种持弓方式皆可行。演奏时,小提琴和中提琴架在演奏者肩上,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则呈竖立状态,置于地面。提琴家族的音色丰富而甜美,堪与人声媲美。

2.拨弦乐器

竖琴(Harp):是已知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大约公元前3000的诸多人类文明便已使用这一乐器。竖琴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各个民族的民间音乐中。现代的竖琴由埃拉尔(Erard)在1810年发明,通过踏板的使用能够演奏出六个八度的完整半音阶。尽管16世纪的作曲家已开始使用竖琴,但竖琴作为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成员的使用出现在19世纪。

索尔特里琴(Psaltery):一种古代乐器,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世界各地。音板平坦,上有多弦。双手拨弦演奏。

琉特琴(Lute)和吉他(Guitar):置于膝上演奏的拨弦乐器。其带琴柱的指板长度不一,琴弦数目亦不尽相同。演奏时,左手按触琴弦,右手拨弦。琉特琴以梨形琴身为特征。吉他的琴身平坦,在其他方面与提琴类似。

琉特琴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乐器。技艺高超的演奏者促使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琉特琴作品。键盘乐器的引入导致琉特琴衰落并最终消失。因吉他更容易演奏,而在17世纪变得非常流行,并持续至今。20世纪,由于人们对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音乐重新产生了兴趣,因而琉特琴也得到了复兴。

羽管键琴(Harpsichord):包括多种乐器,这些乐器的琴弦由连接着琴键杆的一组拨弦片来拨动。琴键杆的安排与现代钢琴相似,下压琴键杆时,拨弦片拨动琴弦,产生与琉特琴或竖琴非常相似的声音。羽管键琴有多种形制和尺码,并被给予多种称谓,如“clavicembalo”、“cembalo”、“clavecin”、“virginal”(维吉那琴)和“spinet”(斯皮耐琴)。应当牢记,羽管键琴的机械装置并非钢琴的前身。将之看作一种机械化的琉特琴或竖琴,或许更为合理。

3.击弦乐器

杜西玛琴(Dulcimer):包括多种索尔特里琴,琴弦由手持的小槌敲击而非拨动。从这方面来说,杜西玛琴成为了钢琴的前身。

楔槌键琴(Clavichord):一种小型键盘弦乐器,通常的形制为一个矩形琴箱,其内部连接着琴键的多个金属楔子来分别敲击各个琴弦。声音非常柔和,因而这种乐器经常用于家中的教学和练习。楔槌键琴可被视为一种机械化的杜西玛琴。

钢琴(Pianoforte):一种非常流行的乐器,1709年由克里斯托弗里(Cristofori)发明。这种弦乐器是通过连接着键盘的一组带毡小槌敲击琴弦来发声的。钢琴机械构造方面的改进主要关注的是琴键和琴槌运动的各种细节、发声板的构造以及琴弦拉伸其上的框架结构。钢琴的全称表明这种乐器所产生的声音可轻可响,而且能够在无需保持琴键下压的情况下实现乐音的持续发声。与此前的键盘乐器不同,钢琴的持续声音的实现是基于其机械装置及其延音踏板和弱音踏板的使用。

二、管乐器

1.木管乐器

无簧木管乐器

长笛(flute):所有乐器中最古老、也是传播最广泛的乐器之一。长笛有多种形制和尺码。哨嘴笛和竖笛以及横笛都出现在最古老的时代,并在从古至今的历史上同时使用。横笛类型由一端封闭的木质或金属管构成,其上有一音孔,演奏者通过该音孔吹奏。多个指孔使演奏者能够演奏整个半音阶。现代长笛由金属制成,其发声装置更为完善,能够实现快速的技术表演和准确的音高。除了较为普遍的高音长笛之外,还有音域更高的短笛(piccolo)和中音长笛与低音长笛。

竖笛(Recorder):属于长笛家族,装有用于演奏者吹奏的吹口。竖笛为木质,曾经比横笛更受青睐,但大约在1750年,横笛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竖笛。20世纪,随着人们对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音乐产生的巨大热情,竖笛得到了复兴。由于竖笛的音域较为有限,因而做出了多种尺码,并被设计为最高音、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和倍低音几种。

过时的和民间的笛:奥卡里那(ocarina)是一种球状笛子,通常用黏土制成,其上有一个吹口和多个指孔。潘神箫(syrinx)或称排箫(pan pipes)是将一组一端封口的单个管子绑在一起,通过吹奏开口的一端而发声。

单簧乐器

单簧管(Clarinet):一种圆筒状木管,下端为喇叭口,上端有喙状吹口,吹口上有一个苇茎制簧片。演奏者所吹出的气息振动这一簧片,并且在指孔和指键的帮助下,能够产生宽广音域之内的音高和多样的音色。现代单簧管可追溯到18世纪早期。手指按压部分的发生装置在19世纪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单簧管有以下几种尺码:降E调(音区非常高)、降B调(最为常见)、A调、中音降E调、低音降B调和倍低音降B调。

萨克斯管(Saxophone):由锥状金属管组成的单簧乐器家族。其常规成员包括高音(降B调)、中音(降E调)、次中音(降B调)、上低音(降E调)和低音(降B调)。萨克斯管由阿道夫·萨克斯(Adolpe Sax)在19世纪中期发明。中音和次中音萨克斯管尤其在爵士乐队和交响乐队中得到了使用。所有类型的萨克斯管都能够产生出非常多样的乐音特质。

双簧乐器

双簧管(Oboe):一种锥状木管,上端装有双簧片。其音色是典型的簧乐器声音,并且具有鼻音性质。现代双簧管出现在17世纪中期,经过了高度的机械化。演奏者的嘴唇直接接触簧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控制音色。

英国管(English Horn):一种中音双簧管,下端有梨形喇叭口,簧片依附于一个弯曲的管子。能发出丰富、低沉而柔和的声音。

狩猎双簧管(Oboe da caccia)和柔音双簧管(Oboe d'amore):巴洛克中音双簧管,在很大程度上被英国管所取代。这些双簧管如今偶尔用于巴洛克音乐的演奏。

肖姆管(Shawm):双簧乐器家族中一员,双簧管的前身。直到17世纪之前肖姆管的使用都非常普遍。其声音非常尖锐响亮,尤其多用于户外音乐。乐器中的机械装置非常少。

大管(Bassoon):现代双簧乐器中的低音乐器。大管在形制和指法方面与其前身相比并没有发生变化。大管长长的管身对折弯曲,使得演奏者能够相对较为容易地掌握。大管音域宽广,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低音乐器。低音大管(contrabassoon)可以达到管弦乐队所有乐器的最低音。

古大管(Dulzian):大管的前身。有多种尺码,它与大管的区别在于它是由单个木头制成的。

克鲁姆管(Crumhorn)、劳施普费管(Rauschpfeif)和库塔尔双簧管(Kortholt):尺码、形制多样的有包膜双簧片的乐器。簧片由木冠覆盖,演奏者向其中吹气。所产生的气压振动簧片。因其无法通过超吹而产生泛音,这些乐器的音域非常有限。

2.带有杯形吹口的管乐器(铜管乐器)

这些乐器起初由木头或动物的角制成,后来用各种金属制成。这些乐器上装有杯形吹口;演奏者将嘴唇贴在杯形吹口上使气柱振动。一股气柱只能发出基音的自然泛音。早期的此类乐器通过两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一种方式是在管身上开孔,即如长笛的音孔那样可以覆盖或打开。另一种方式是在金属小号和长号上使用一种滑动装置。19世纪,阀键的引入使所有铜管乐器都能够演奏整个半音阶。

小号(Trumpet):带有杯形吹口的高音金属管,有多种音区:降B调、A调、降E调和C调。通过加入三个阀键(活塞阀键或转动阀键),现代小号以其光辉的音色,成为一件用途广泛的乐器。短号(cornet)是小号的一种变体。短号的长度更短,锥体部分更长,这使得短号的声音不及小号明亮。

圆号(Horn,法国号):一种弯曲成螺旋形的锥体金属管,通过漏斗形的吹口来演奏。由于圆号的内径较小,因而它可演奏的自然乐音使之甚至在阀键发明之前就成为了用途最广的乐器之一。圆号声音丰富,适合独奏,并与其他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相融合。

木管号(Zink或Cornetto):带有杯形吹口和指孔的木管。这些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乐器有多种尺码: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低音木管号的形状如同一个字母,被称为蛇形号(serpent)。对木管号的使用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后被现代的带有阀键的大号所取代。

长号(Trombone):音区较低的铜管乐器,通常装有滑动装置,使演奏者能够缩短或延长管子,并由此演奏整个半音阶。长号自15世纪开始就一直保持着其形制。长号的前身是被称为“萨克布号”(sackbut)的乐器。由于萨克布号管身和吹口的内径较小,因而其音色比长号要弱,也不及长号有光彩。如今通常使用两种尺码的现代长号,即次中音和低音长号。铜管乐队中也会用到带阀键的长号。

大号(Tuba):铜管家族中体积最大、声音最低沉的乐器。锥形,用杯形吹口演奏。大号有多种尺码,使之能够在不同音区中演奏。最常见的是次中音、低音和倍低音。

3.管风琴

管风琴(organ)是一种由许多单个的管子组成的管乐器,通过来自一个风箱的气流来振动管子内的空气。表演者通过使用与风箱连接(通过机械或电子装置)的琴键,可以让不同的管子发声。通过各种形制、加入金属簧片,以及诸多管子的组合,可以获得管风琴本身和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所特有的声音特质。管风琴的尺码大小不一,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小型便携式(可移动,由一组管子构成),也有19世纪的大型管风琴,拥有数千支管子和多个键盘。其他运用管风琴构造原理的乐器有簧管小风琴(regal)、风笛(bagpipe)、手风琴(accordion)和簧风琴(haimonium)。

三、打击乐器

1.无明确音高的打击乐器

(Drum)、塔波鼓(Tabor)和铃鼓(Tambourine):这些乐器可见于世界上的所有民族中,有各种形状、尺码,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运用。这些无明确音高的乐器的音有的非常高(小鼓[snare drum]),有的非常低(大鼓[bass drum])。所有这些乐器都是在木制或金属框架上蒙膜而构成的。演奏时,或用手击鼓,或用木制或金属鼓槌敲击。

(Cymbal)、(Gong)、响板(Castanets)、三角铁(Triangle)、平锣(Tam-tam)及其他:这些乐器以及其他大量发声装置都是有一个固定音高或一种声音特质的乐器,由金属或木头制成。其中一些是用鼓槌敲击,如锣和三角铁。另一些则是自身相撞发声,如响板或钹。

2.有明确音高的打击乐器

定音鼓(Timpani或Kettledrums):这种鼓的鼓膜蒙在一个大型金属壶形框架之上。可在有限音域内调音。定音鼓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

钟琴(Glockenspiel)、(Bells)、木琴(Xylophone)、马林巴(Marimba)、钢片琴(Celestra)及其他:这些金属或木制的有固定调音的共鸣管涵盖了多个八度内的半音,可用各种类型的槌子敲击演奏:木制的、金属的或橡胶的。钢片琴则是通过一个键盘来演奏的乐器。

四、乐队

在音乐史的历程中,有些乐队的构成已经标准化。这些普遍的乐队中使用的乐器也存在着诸多的例外,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组合。

弦乐三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或两把小提琴和大提琴

钢琴三重奏: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

弦乐四重奏: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

钢琴四重奏: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

木管五重奏:长笛、单簧管、大管、双簧管和圆号

铜管五重奏:两支小号、圆号、长号和大号

钢琴五重奏:钢琴、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

弦乐五重奏: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和大提琴;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和两把大提琴

弦乐六重奏: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和两把大提琴

七重奏:木管和弦乐器的各种组合

木管八重奏:两支单簧管、两支双簧管、两支大管和两只圆号或其他组合

交响乐团有多种座位安排方式。以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img

管弦乐队座位布局。(黎翁·大林:《音乐理解指导》,第八版,麦格劳-希尔公司版权所有,1994。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经允许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