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2025年09月15日
(二)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目前内地学术界已开启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极对立的模式,从多个角度探讨孟子的伦理思想,并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一研究模式大致经历了从公式化、线条化到比较全面、分析式地理解的过程,研究者的态度也从绝对的“客观”到比较同情的了解,进而采取批判分析的方法。这一系列转变过程表明,对传统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接近文本的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传统资源的积极继承与改造,建立一个为当今社会所用的理论体系。但从总体上看,虽然研究视角有所转换,但研究方法有一定突破,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而探讨问题的侧重点仍在天人观、人性论、认识论等几个方面,伦理学方面研究形成体系的成果也不多。虽然有的学者从历史学、人学、经济学、生态学等角度解读孟子的伦理思想,可探讨之问题仍在天人观、人性论等几个方面兜圈子。尤其是最近几年的研究已偏向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教化,并且试图与西方伦理思想进行比较,如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列维纳斯,但如果把握不好,以西方的逻辑范畴、学术话语套用孟子的文本语言,解读孟子的文本思想,势必会对孟子的伦理思想造成误解。因而,在东西方德性伦理思想回归的大氛围下,紧密结合孟子文本,以及出土的最新史料,用中国哲学,更多的是道德哲学的话语对孟子的伦理思想进行重新挖掘整理,深入分析其中的所见与所蔽,重新展现孟子伦理思想的价值。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更是本书选题的主要目的和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