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为孔子最高的道德原则和德性。孔子论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然其主要或根本内涵在于“爱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9]。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但并没有满足于一般讲的“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上》,而是把伦理活动同人的情感相结合,透过“爱人”的表层现象,从人心理情感活动的角度出发,深入探求仁者爱人的深刻原因。并把仁与义结合起来:“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同时强调“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从而维护了儒家等差之爱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