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教学设计的计划性
设计发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之前,是对即将到来的活动进行的总体性的布局,所以课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正因为这是在未付诸实践之前的预设,因而有着不确定性,与现实可能存在差距。所以,教学设计只具有计划性,不具有必须执行性。因此,教师可能会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二)教学设计的创造性
正因为设计是一种草图虚构,未付诸实践,所以它不会阻碍创造力。国外学者布里格斯认为,“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这个定义,描述了教学设计的根本特性。教学设计就是执教者以各种理论为基础,依据学习者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学识、素养,借助教育传播学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地同时也合理的规划、安排与决策。最终满足学习者单位时间内的不同需要,达成阶段性教学目标。
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几个经典的观点:“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教学设计是通过系统化分析学习的各项条件来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西尔斯);
“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赖格卢特);“教学设计意味着系统地同时也深思熟虑地将学与教的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教学评价的计划的过程。”(史密斯和拉甘)。
可以发现,专家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这个问题,其结论是不同的。但是在这些不同之中,我们可以捕捉一些相同或相近的关键词,分别是:
1.系统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环节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教学要素之间有一定的依赖性,不能因个人爱好而随意取舍。
2.规划
即实施总体目标的行动计划。教学总要指向一定的目标,达成目标总要采取相应的行动,采取行动必须有一定的计划。
3.过程
即事物发展的基本程序。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来实现教学目的的实施程序。教学过程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
我国周庆元教授是国内较早提出教学设计思想的专家,1996年他就阐释了自己关于语文教学设计的观点。时金芳教授则在2001年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语文教学设计思想,2012年前后,黄厚江、张秋玲、郑桂华先后奉献了自己的语文教学设计研究成果,把语文教学设计推向一个研究高峰。综合他们的观点,我们对语文教学设计做出以下描述:语文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目标而系统规划采取行动的创造过程。语文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的课程资源,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安排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不同的实施方案,以达到促进学习者发展的目的。
(三)语文教学设计的意义
语文教学设计在我国的发展,是紧随着时代脚步的。面对中小学语文课标对教学目标人文层面的要求,面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高要求,我们的师范生们、准教师们甚至是在职的教师们,都在努力适应着当今的语文教学形势。被动等待是不可取的,在这个时代,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学好语文教学设计这门课,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