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用教学策略

三、运用教学策略

(一)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策略是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预设的教学措施,它涉及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步骤、媒体、组织形式的选择等。要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对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索。

教学策略虽然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概念相关,但又有所不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观念,虽然它们都具有支配教学行为的功能,但教学策略更具操作性特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都涉及具体的教学进行方式,但教学策略的外延更宽。教学策略包括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还包括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选择等内容。弄清教学策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认识和理解教学策略的开始。

(二)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学策略的运用取决于设计者的教育理念,取决于对学生、教学内容和自身优势、特长的掌握。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有区别,但也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方法常常被看作是教学策略的集中体现和行为表现,教学策略的运用离不开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教学方法分类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是依据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而划分的以下四类:

1.语言的方法

(1)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

(2)谈话法。启发式谈话、问答式谈话、指导性谈话。

2.直观的方法

直观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3.实践的方法

(1)练习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操作练习;

(2)实验法。准备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巩固性实验;

(3)实习作业法。

4.自学的方法

(1)读书指导法。讲读、半独立性阅读、独立性阅读;

(2)讨论法。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诸如发现法、愉快教学法、分步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形成了一些方法与模式:如项目研究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等。采用这些方法的教学与学习的实例集中体现了这样的基本格式:围绕研究项目或学习主题,学生从广泛的信息资源特别是网上资源独立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按照任务需求或学习要求,利用信息工具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这些信息,最终通过协作、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完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创设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有效达到目标的工具和手段,教师是学习主题(或项目)、学习目标和学习情境的设计者,是学生应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的指导者、帮助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使学习和研究最终目标发展的引导者、咨询者,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选择,运用信息工具与信息资源及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