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优化

四、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优化

(一)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离不开交际情境,即交际的地点、时间、场合、交际者、交际者的身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构成的交际环境。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的情境,另一种是呈现于课堂却类似于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有话可说,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口语表达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言语描述法、情境再现法、电教创设法等。言语描述法就是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引入情境,激起表达欲望。情境再现法就是创设仿真的教学情境。电教创设法就是充分利用融图、文、声、光、影于一体的现代教学媒体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唤起他们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交际活动。

(二)制订课外口语训练计划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口语能力提高又是一种习得性很强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尤其是要在真实情境中面对各种交际对象,有具体的沟通目的,这样的条件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更有锻炼价值。对口语交际教学来说,更重要的是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与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课程联系起来,在课程计划的统领下,在口语交际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的交际活动体现出更好的教学价值。课外口语训练计划取得成效的关键有这样几点:

(1)认识一致,师生首先达成共识,并取得家长配合。

(2)计划细致,训练方法具体,可制订每周的训练内容与方法、要求。如胆量训练可以指定这类训练计划:每天与本校的一位陌生同学打招呼;每月到较大的公共场合(如学校操场主席台、大商场)走一次;每学期做一次志愿者;等等。

(3)多借助日常生活资源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如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每天放学后向父母介绍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住校学生则可每晚睡觉前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通过电话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坚持反思与评估,如写训练日记,记录自己在口语交际方面的努力及变化。有人主张,可多参加一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赛、模拟谈判等形式,来提高胆量及口语交际技能。这些活动对参加者来说固然有很高的锻炼价值,但是作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效果并不够好。理由之一是参加这类活动的多是口语表达较好的学生而多数学生无机会参加;二是这些活动需要的是一些专门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如辩论赛普遍使用的“诡辩”技巧、演讲比赛中运用的“煽情”技巧、谈判中普遍使用的“试探虚实”技巧,都是非生活化的,与日常口语交际中强调的“以诚相待”“自然表达”原则甚至背道而驰;三是组织成本很高,容易影响日常教学。因此,这类活动不宜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常态形式。

(三)引导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在特定的课堂交际情境中,大多发生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群体活动,可安排自由说、同桌说、小组交流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确保每一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