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设计的优化

二、写作教学设计的优化

(一)把握写作的本质

要提升写作教学设计的质量,首先必须把握写作的本质。写作是个体的言语活动,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带有个人感情的对于事物的独特认识。对于作文的性质,可以从三方面加以理解:

1.写作是表达欲望的需要

写作是表达,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一种情绪表达。写作也是一种存在的需要。所谓“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就恰当地反映了这种要求。如果我们留心一点,可以从学生的作文里随时找到这种表达内心要求的例子。

2.写作是复杂的情感活动过程

“情者文之经”,情有所感、心有所动,才会有所撰写,并且情感活动是贯穿作文活动始终的。对每一个个体来说,作文的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情感活动过程。

3.写作是一种言语技能

写作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就语言方面讲,学生必须有对字、词、句、篇、语法、逻辑、修辞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即要有一定的运用语言的技能。这种言语技能主要是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的,有一个从内部言语外化为外部言语的复杂的心智运动过程。

(二)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

中小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因此必须积极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比如降低低年级的写作难度、减少写作的要求、鼓励学生自由命题、鼓励真实自由的表达、对学生的写作表示赏识激励等。针对学生写作时“肚里没货、笔下难文”的突出问题,特别要重视积累写作素材和语言素材。阅读是帮助获取写作素材和语言素材的有效途径,要鼓励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广泛阅读。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素材、语言素材,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与发现。随时随地注意细致地观察,广泛地认识生活,从细微处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日积月累,看得多了,记得多了,作文时就有物可写,有事可议,有情可抒。

(三)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作文的主要范例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除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外,还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懂得这些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写得好,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四)编制写作教学计划

编制写作教学计划是克服写作教学无序性、随意性,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编制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标准的要求(如写作次数、字数、水平等),阅读教学的相关进程,教师自身对写作教学的理解。写作教学计划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某个学段、某个学年、某个学期,小至某个单元、某次作文。内容可以包括本学年、本学期写作训练的次数、教学时间、题材范围、体裁样式及其具体要求等。

(五)提倡创新作文课型

写作教学要摒弃以作文训练为主导的单一行为,要提倡形式多样、活泼生动、形象具体的创新作文课型,如作文实践课、作文互评课、同学习作欣赏课、写作方法指导课、口头作文课等。使学生在不同写作课型中,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在同学的交流、赞同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真实地表露出来,切实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