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朱慕菊.走近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4]钟海青,戚业国.走向高效能的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那秀茶.学与教的心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肖川.名备课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9]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39).

[11]张彬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

[1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3]蔡慧琴,饶玲,叶存洪.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4]崔允部.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5]马兰,盛群力,等.课堂教学设计一整体化取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16]盛群力,马兰.意义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7]陈佑清.教学论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8]宋秋前,杨光熙.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19]产全明.语文课程教学设计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0]姜文.语文课教学设计经典案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21]林丽卿.积极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新思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2]宋秋前,包国华.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