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的过程设计

二、写作教学的过程设计

写作教学指导虽然不能完全固定下来,但是也有一个基本的流程,掌握了这个流程对语文教学的规范性是有一定帮助的。下面以浙江宁波效实初中张悦老师的作文课《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为例,说明一下写作教学的过程设计。

(一)作文目标

一次作文教学也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来考虑。让学生在提高写作能力,学会写作方法的同时,提升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至爱亲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3)领会到“至情写出至文”的习作真谛,学会将文章写得真、写得实、写得细。

(二)训练重点

训练重点一般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本课训练重点为:

(1)感受亲情。

(2)表现亲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导入部分一般用来感知题目,设置氛围。人是情感的动物,没有真诚高贵的情感,人无法在精神上真正成人。我觉得,亲情是情感树上最鲜艳的一朵鲜花。我想请问大家,在你们的心目中,亲情到底是什么?能不能用比喻句来表达?

刚才的几个同学,都用了比喻句来表达对亲情的感受,但是我觉得,把亲情比作一首温婉的老歌也好,一幅精美的名画、一块光滑细腻的手帕也好,都不足以表达我们对亲情的认知。我觉得,亲情之所以为亲情,它的朴素就是它的动人之处。因此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讴歌亲情,用笔来淋漓尽致地传达亲情。

2.讨论交流

这部分主要用来审题解题,师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教师要有意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经验。

(1)用多媒体来展示有关亲情的几个片段,并请学生发表观后感。

(2)请学生说说打动自己的亲情故事。

(3)老师向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

(4)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提炼核心思想:亲情无处不在,就像永远割不断的血脉……用笔来讴歌我们感受过的亲情。

(5)与以往写过的类似题目的写作状况进行比较,得出学生写得不够充实。

3.训练要点讲解

以学过的课文为例,分条讲述写出人物个性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1)展示学习过的讴歌亲情的文章中的经典片段:归有光《项脊轩志》、苏轼《江城子》、史铁生《我与地坛》、李密《陈情表》,韩愈《祭十二郎文》。

(2)选择其中一个片段,分组讨论,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它表达得淋漓尽致,表达得充分完整的。

(3)请学生小组代表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4)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补充及总结。

4.范文引入

最好的范文是教师的作文,教师自己有亲自实践的体会,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景仰和信服的感觉。

(1)老师出示五张亲情贺卡模板,要求学生任意选一张,为自己的亲人写一段表达亲情的话。

(2)老师选了其中的一块,亲自写了一首诗歌,献给了去世多年的外婆。

云在天上写诗

风在水上写诗

我在心里写诗

亲爱的外婆

我的七岁被你的眼波

做成了一帧童话

夕阳就幻化成一只

美得可以上天的风筝

5.自拟提纲

在充分感知和唤醒的基础上,让学生拟订写作提纲,让规矩与才情共舞,才是理想的写作状态。

(四)课程结束

课堂在歌声中走向落幕,老师播放一首《外婆的澎湖湾》,渲染气氛。以上的过程未必是范式,为教师上好作文课提供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