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学设计的发展
2025年11月22日
二、我国教学设计的发展
(一)介绍与引进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教学理论工作者在对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广泛探讨的同时,开始关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但是,在这一时期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著作、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论述。在人们眼里,教学设计大体相当于课时计划或教案设计,教学理论工作者无暇也无须予以过多关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有些学者的研究视线开始触及教学设计,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有学者探讨了教学设计包括的四个环节,提出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个体差别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和措施;有学者翻译介绍了一些国外教学设计的理论成果;有学者分析了教学设计的原理、课题及不确定因素等问题。这些探讨为教学设计的研究打开了视野。
不过这一阶段的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介绍和引进的国外教学设计理论成果单一,对教学设计的概念理解单一;
第二,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进行的,如教材的钻研、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组织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等,而对学生的角度考虑不足;
第三,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薄弱,实验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
第四,教学设计研究较为零散,没有体系。
(二)理论研究与实验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电化教育等学科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教学设计研究在我国逐步进入了繁荣阶段,初步形成了一批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力量。在这一阶段,人们分别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电化教育的不同视角研究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展和深化。
这一阶段的研究,改善了前一阶段研究视角单一的状况,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