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4卷》简介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4卷》这本书是由.徐林祥主编创作的,《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4卷》共有182章节
1
总序 百年语文教育研究的历程与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向
徐林祥 一 中国语文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华夏文明的诞生,口头语言的出现,便有了最初的口耳相传的语文教育。殷商甲骨文出现后,便有了文字的认读与书写,随之产...
2
导读 20世纪前期中学写作教学研究
许艳 高笑可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世纪前期出版的专论写作教学的著作有四十余种,其中大多是总论写作教学或专论中学写作教学的。这些著作中较...
3
1922 作文法讲义
陈望道 著 義講法文作 道望陳 行發局書智民 1924...
4
小序
我是为供给男女同学们的需要,编了这一册书;我也是为报告男女同学以外的男女青年一种见解和一种希求起见,编了这一册书。 我颇感着我们中国以前种种关于作文的见解,有些...
5
第一章 导言
...
6
第一节 文章的元素
文章,是一种传达意思的工具。我们传达意思,惯常共有三种凭借:第一是动作即招手、摇头等姿态;第二是声音,即所谓自言、答难的语言;第三是衍形、衍音的文字。用文字传达...
7
第二节 作文的态度
文章既有意思和文字的两元素,我们作文自然必须注意意思和文字的两方面。我们对这两面,都须确守所谓“力求真实”的态度。 大凡毁伤真实的,约有两种主义:第一,是技术主...
8
第三节 今后的问题
但作文的态度,虽然已经变成这样,建设的事业,却不是少数人尽了短时的努力便可成就。所以,文章界虽然隐约已有曙光看见,也还不曾到了天明的时分。但虽不曾天明也并不必怀...
9
第二章 文章的构造体制和美质
这里所要研究的问题,大约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关于文章构造上各个部分的问题;第二类,是关于文章体制上各类文式的问题;第三类,是关于文章色彩上各种美质的问题。...
10
第四节 文章的构造
凡是文章的构造,必定可以分为三种部分。 试取一册新出版的书报来,按那换行另起的处所,分析为两部分。这样,一篇文章必可以分析为若干部分。这等分析所得的每一部分,叫...
11
第五节 文章的体制
文章的构造,固然全由上述三等部分集成。但这三等部分集成的各个构造,却各有各的旨趣。有的是记载物态人情,有的是论辩是非曲直。旨趣既经不同,体制也就不能不发生差异。...
12
第六节 文章的美质
以上第一类是研究文章各构造的成分,第二类是研究文章各构造的使命;这第三类却是研究文章怎样才是美妙的特质。这等特质,共有三个: 第一,是明晰。因为作文无非是要传达...
13
第三章 选词
我已说过,词是文章中根本的成分,所以我们作文,最该注意选词。这里说的选词,约略也和古人说的炼字相当,不过炼字这一名词略嫌太偏形式,并和近来文法学以词为单位的见解...
14
第七节 词的辨别
我们如要选词适当,第一步应该辨别词的可用与不可用。辨别的基本标准,就是明白。因为我们作文无非要人明白知道我们的意思,而别人能不能明白知道我们的意思,却大半因为我...
15
第八节 词的蓄积
我们已经知道辨别词品了,但真要选词适切,单知辨别词品,也还无济于事。真要选词适当,另有一种基本功夫是断乎不能跨过的。这就是词的蓄积。因为天下的事理无穷,而表现这...
16
第九节 词的数量
最末,用词多少,也应数量适当,不可过多,不可过少。用词过少,将成残缺;用词过多,必至芜杂。 一、残缺 初学作文每爱假装老练,随便节省了应有的虚字,很易使文章成为...
17
第四章 造句
文章根本的成分原是词,但只是一个个分散的词,也并不能表示完满的意思。如要表示完满的意思,必须配合了若干词,表出一个完全的意义来。这完全意义的单位,便是句。所以我...
18
第十节 句的长短
从长度方面看,一切的句可以分为长句和短句两种。长句,是形体长、词数多的句;短句是形体短、词数少的句。 短句,形短而简单,颇宜于记录简单的事端。凡是给儿童读的文章...
19
第十一节 句的骈散
从结构方面看,一切的句又可以分为骈句和散句两种。骈句,就是句中各部分互相对偶的句;散句,就是各部分不相对偶的句。 骈句,句法整齐,用的适当,实能引起读者一种快感...
20
第十二节 句的张弛
但从气势方面看,句又可以分为张句和弛句两种。弛句,是句中有终止词或有可以终止处的句;张句,是句中没有终止词又没有可以终止处的句。 文中多用张句,容易雄直而有力,...
21
第十三节 句的宾主
还有,二个以上的词所成的句,句中各词一定可以分出轻重宾主的差等。我们造句,必须将彼各个位置在适当的处所。词在主位的,该摆在重要的处所;在宾位的,该摆在不重要的处...
22
第十四节 句的断续
还有,句的断续,也该注意。一句通常只表一个意思。凡不是一个意思上或依附在一个意思上的,切不可将彼混入句中;凡是一个意思上的,也不可将彼分成几句。 如—— 天气很...
23
第五章 分段
我们集了词造成句,句与句之间,必存着或种关系——或前后分属于两个中心思想,或上下同属于一个中心思想。其中同属于一个中心思想的,我们又应把彼看作一个大的单位。这一...
24
第十五节 段的实质
分段的意旨,无非表明思想的推移与变化。所以分段全该以实质即思想为主,一一按思想间断处分析为段。换句话说,该以属于同一中心思想的,合为一段;以分属于两个中心思想的...
25
第十六节 段的形式
关于段的形式,有两件事该说:一是每段的长度;二是每段的写法。 关于段的长度,有人主张各段长短匀称。但匀称实易流于单调。又有人主张每段长短合度。但度该几何长,实也...
26
第十七节 附答两个疑问
对于文章的构造方面,我的话已经说得多了,不过我有两个预料的疑问,还该在此附答几句: 第一问:词在句中有宾主的位置,一段中主要的句,却该安放在什么位置呢?对于这问...
27
第六章 记载文
文章的体制,在第二章中已经说过,可以分作记载文、纪叙文、解释文、论辩文,诱导文这五种,这五种文体的意义,第二章里我们也已经约略说过了;不过那是最简略的说述,颇不...
28
第十八节 记载文的旨趣
记载文的旨趣,在乎—— 记载人与物的形状与性质。 如—— 菊花红白相间,美丽地开着。(形状) 牵牛花清晨开着,一受日光便萎缩了。(性质) 这便是我们所谓记载文。...
29
第十九节 记载文和绘画及雕刻
记载文的效用,不外乎写出了人与物的形状、性质,使人仿佛文中的人与物,想象文中的人与物。所以彼的理想,也如绘画及雕刻,在于记载的逼真,使读者看了记载文,能够现出和...
30
第二十节 记载和观察
记载文的效用,既在乎写出各瞬间的人情物态使人仿佛使人想象,所以记载之前绝不可没有精密切实的观察;否则必至模糊恍惚使人无从捉摸。观察,便是将事物的情态如实摄收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