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常识
我们既劝青年学生多读小说,多读新闻杂志,作为文字的根柢,然而仅此两端,还是不够的。因为小说中所包含的各种人生问题,各种科学知识,都是某一具体问题,某一部分的社会现象,或某一时、某一地、某一社会的问题,不能给我们青年读者以系统的指示,全般的理解。至于新闻杂志,更是只能供给读者的研究的材料,不能供给读者以研究的门径或解决的方法;纵或有,也是零碎的或具体的智识,不能使读者对于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从根本上获得一个彻底的了解和系统的智识。那就不得不求之于社会科学。因为没有社会科学的常识,不但不能如上所述的那样提出问题,即使能以那样提出问题(无意识地),也不能找到正当的解答。不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很困难,一来是因为中学程度的青年既无从辨别好坏,而一般中学校教师对之更不愿有所指导;二来是近来书肆[4]中出的关于社会科学的译著,固然很多,然而要是不加以选择,那就莫知所措,我现在仅就我所知的代一般中学青年选举二十种社会科学书做青年们一个参考,惟须先声明一声:我这里所谓社会科学是广义的,举凡历史、经济及唯物哲学均包括在内,目录如下:
(1)《新经济学》 民智书局出版
(2)《经济科学大纲》 新生命书局出版
(3)《资本论大纲》 新生命书局出版
以上三种是关于经济学的:《新经济学》是卢氏的几篇讲演,虽未成一完整的著作,然它对于国民经济学之深刻和辛辣的批评,实足以引起青年经济学的热情。波格达诺夫就哲学方面,就党的立场方面,皆不足为训,但是他对于经济学的智识,非常丰富。《经济科学大纲》就是他的著作之一,这本书对于经济科学的内容以及人类社会之经济的起源及发展均有很详尽的叙述。青年读者最好先读《新经济学》,次读此书。此书读过以后,再读高畠素之的《资本论大纲》。高富素之的政治观点是落伍了,然而他对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确实很有研究。这部《资本论大纲》把1233卷《资本论》做一个简括的叙述,而且全部组织是尽可能地依照《资本论》的结构。青年学生无力读原文《资本论》,若能耐心读完此书,则于《资本论》的轮廓,一定可以识得大概。
(4)《社会经济发展史》 亚东图书馆出版
这本书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一个工人领袖做的,他虽然只提到《资本论》第一卷,然而他叙述得却很重要,且很有趣味,很可帮助读者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译笔又信实而调畅,对于青年作文亦有裨益。
(5)《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 新生命书局出版
(6)《社会形式发展史大纲》 神州国光社出版
这两部书都是用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形式发展历史。前者是恩格斯奉马克思的遗言做的,是应用马克思的“唯物论的见解”以说明“历史上最后决定的要素是直接的生活之生产与再生产及它之物质条件”,与夫与此相适应的社会形式的发展。目的在“把摩尔根[5]的研究的结果扩展起来和马恩两人的唯物史观相连贯”,“由此以阐明这个唯物史观的全意”。后者也是遵着马恩的唯物史观来说明社会发展的,因为近来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材料比前更为丰富。本书对于封建主义与商业资本主义说得极详细。译文也还可以,但错字太多,读者自己留心可也。
(7)《法国大革命》 神州国光社出版
这本书是叙述1789至1793年法国大革命的经过的最好的史书之一。它的着眼在革命的经济基础及社会阶级的成分和阶级的立场,革命的热情,尤注意于农民之革命的情势,青年读此书时,可以激发个人之革命斗争的勇气。克氏虽为安那琪主义[6]者,然而他写此书,确实很客观、很有系统、很有组织的,而且是深合乎辩证法的精神的。
(8)《法国之阶级斗争》 神州国光社出版
(9)《路易邦纳巴特之布鲁美尔月十八日》 神州国光社出版
前书是马克思迁居伦敦以后,在他和恩格斯共同发行的新莱茵报Neue Rheinische Zeituug.Politische Okonomische Revue.时分析1848至1850年的法国革命的著作。后书也是马氏从1851年12月底至1852年3月初的政变中在报上所发表的文字,即是分析这一政变的文字。这种历史的分析,即在八十年后的今日,还是光景长新,还是我们研究历史上大事变的指南针。此两书将由神州合订一册出版。
(10)《法国之国内战争》 神州国光社出版
此书系马克思分析1870年至1871年法国革命的战争即巴黎公社指导下的法国工人反抗德国军队之侵入,反对法国资产阶级卖国的革命战争。马氏在这本小册子里从根本上分析1870年至1871年法国革命战争中之阶级斗争的条件,给后人遗留下许多革命策略的教训。
(11)《革命与反革命》 新生命书局出版
这本书是恩格斯在纽约《讲坛报》上,用马克思的名义发表的通信,原本是英文。内容系叙述1848年革命爆发前的德国到“科伦的审讯共产党员事件”为止,把德国之所以分裂,革命所以失败,民主主义派之无能都给它一个极客观的描写和辩证法的分析。可以与上述马氏的几部分析历史的著作,等量齐观。
(12)《英国帝国主义的前途》 春潮书局出版
这是托洛茨基[7]因答复英国保守党领袖包尔温[8]而作的。他用辩证法的方法把英帝国主义的真面目,劳工党上层领袖之破产,预言麦克唐纳尔之必为保守党所屈服(223—224页)以及英国之将来的运命(同上页),到了现在益信而有征。
(13)《第一国际史》 神州国光社出版
本书是G.M.Slekloff著的。他把第一国际之产生与消灭,以及在整个国际中包括“三种根本趋向的雏形:革命的共产主义,阶级协作主义者的缓和社会主义,与安那琪主义”说得原原本本,并说明这三种趋向在国际的作用,要以第一种趋向,即革命的康穆主义的趋向为最主要的动力。
(14)《1905年》 沪滨书店出版
这是俄国博克劳夫斯基做的,我们从其中可以得到一些关于1905年俄国革命的史料。可惜托洛茨基的《1905年》还没有中文译本,不然的话,青年读者一定可以对于1905年的俄国革命之动力与其结果,得到一个明确的认识。
(15)《俄国革命全史》 上海心弦书店出版 上海各书店都代卖
此书系博克劳夫斯基、石川一郎著。我们也可从其中得到一些俄国大革命前后的史实,虽然不能完全满意的话。此外,泰东出版的《俄罗斯大革命》,也可以参考。假使你真愿意知道十月革命的真相,最好是读《列宁全集》,至少也要读一读:
(16)《1917年论文选译》 四马路某书店曾经代售
(17)《宗教哲学社会主义》 沪滨书店出版
此书包括三个小册子,是发挥唯物史观的一部极精透的著作,其中之一部是从恩氏名著《反杜林》一书中节录出来的。读者若是对于它的第一篇《原始基督教论》缺乏兴趣,不妨暂且把它放下,先读第二篇《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第三篇《费尔巴赫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末日》,然后再读第一篇。
(18)《辩证法经典》 亚东图书馆出版
这本书的蓝本是河上肇[9]从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主要著作中节录出来的唯物论的辩证法的主要理论,译者又从列氏的名著《唯物论与经验批评论》选译一篇。以其言论,皆为唯物论辩证法的根本理论,足资楷模,故名曰《辩证法经典》。
(19)《马克思主义根本问题》 沪滨书店出版
这是一部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极有价值的书,也就是研究社会科学必不可少的书。此书经黎耶赞诺夫编纂,著者承认并说明突变之必不可免,“同时在文化史,神话以及艺术中都有新的发见,这些发现又给了唯物史观以新的论证”(黎耶赞诺夫)。此书中文有两种译本:一本是章子健君译的,一本是李麦麦译的。章君译本我没有见过,李君译本错误颇多,但因为此书重要,必得介绍给青年读者。
(20)《历史的唯物论》 现代书局出版
这是第一部有系统地把唯物论当作“社会学”(Sozialwissenschaft)编成教科书的最完备的著作。中文译本又有好几种,要以刘君所译为最好,据说是在著者直接指导之下由多人译出来的。这本书出来以后,引起了不少的批评,有人说它的机械的唯物论,有人说它违反辩证法,又有人说它误解了辩证法,这或许有相当的理由,然而这部书却也有值得介绍的地方。希望青年读者读它的时候,细心去追求它的理论的缺漏,不可过于“尽信书”,则得矣。
青年学生读了以上这些社会科学书,思想上一定会起很大的变化,在研究学问的方法上,也必定要起大变化,那他会感觉得眼前事物,都是新鲜活泼,都是值得留心的,无论它是牛溲马勃,竹头木屑,不过是要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罢了。于是读小说自然会另有一番见解,可以于同一小说中,另辟一个新的世界;读新闻报纸也是这样,你也会从那些不为人所注意的新闻材料中,获得极可宝贵的知识和对于人生的深切的了解。恩格斯说:
……近代唯物论与过去一切历史之庸俗革命的,单纯的排斥相反,它在历史中看出人类之发展过程,而它的使命就是要发见这一发展过程之运动的法则。
社会科学的使命也是这样:它的使命是要发现历史中之人类发展过程的运动法则,就是说:
如果我们要寻求那决定某种社会变化或某种社会革命之原因时,则不应到人类对于永久真理和永久正义最高智识中去寻求,而应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化中去寻求;总而言之,即不应到所研究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求,而应到这个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求。
这是现代社会科学的根本原则,也就是现代社会科学的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