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读者

第五章 读者

做文章有了目的、事实,又有了适当的语言和正确的思想,当然会做出好文章出来,然而却不尽然;有时文章做得果然好,内容也充实,然而却是文不对题,或则对象不明。从前梁启超因清华学校学生留美,给他们开了一个“国学入门书要目”,把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以及其他四部之书中重要的都包括在内,这自然是梁启超主观地在那儿卖武艺,他一丝一忽也没有顾及他给开书目的对象,而且必须读了二十四史、十三经、诸子、群经,才算入了国学之门,那这个倒霉的国学还是把它丢到茅厕里去好,不然,它会葬送大多数有为青年的宝贵光阴。这就是没有认清文学的对象——“读者”的缘故。胡适比梁启超要乖巧些了,他在他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的末尾,开了十几部明清两朝的小说,算是有点意思,然而它前面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书的一百七十余部“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也就够吓煞人的了。清华学生批评得对“不合于‘最低限度’四字”,他们并接着说道:

我们以为定清华学生的国学最低限度,应该顾到两种事实:第一是我们的时间,第二是我们的地位。我们清华学生,从中等科一年起,到大学一年止,求学的时间共八年。八年之内一个普通学生,于他必读的西文课程之外,必肯切实的去研究国学,可以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这是一件应该考虑的。第二,清华学生都有留美的可能。教育家对于一般留学生,要求一个什么样的国学程度,这是第二件事应该考虑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顾及读者的需要”并且“要顾及读者的能力与时间”。不但对于清华学生开一书目应该如此,一切文字都要预先顾及它的读者,我们家乡有一句俗语:“什么客,什么待;什么人,什么菜”,所以做文章应当顾及它的对象——“读者”。时代不同了,不但梁启超氏的“国学入门书要目”成了狗屁不通的东西,即胡大博士的“一个最低限度书目提要”,到了现在也一钱不值了。有一位朋友曾经谈及此事,他说,梁胡的书目提要,在现代青年的新要求之下,它们的地位就要被下面一篇书目录所代替了:

一、哲学

Hegel:Science of Logie 2 Vols.

Engels:Fcuerbach.

Engels:《自然界的辩证法》。

Plekhanaff:《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

Plekhanaff:《史的一元论》。

列宁:《唯物论与经验批评论》。

二、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评》。

马克思:《资本论》。

希尔费丁:《财政资本论》。

卢森堡:Die Akkumulation des Kapital

列宁:《帝国主义》。

列宁:《俄国资本主义之发展》。

波格达诺夫:《经济学大纲》(施存统译)。

……

三、历史

克鲁泡得金[2]:《法国大革命史》(刘镜园译,神州国光社出版)。

马克思:《法国之阶级斗争》。

马克思:《邦拿巴特之布鲁美尔月十八日》。

恩格斯:《革命与反革命》。

马克思:《法国之国内战争》。

托洛茨基:《1905》。

托洛茨基:《俄国革命纪实》。

约翰里得:《惊天动地之十日》。

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二十一卷,1917年文存。

托洛茨基:《我的生活》。

托洛茨基:《俄国革命史》(1917)(已出一册)。

恩格斯:《家庭、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

莫根(摩尔根):《古代社会》。

以上书籍,我认为是青年应当用心地读的。但这不是说青年们必须将这些书读完,才算在马克思主义学校中毕业,这只是说我们在读书时应当首先从这些有思想的书中选择。……

(神州国光社:《读书杂志》第二卷第一期)

刘先生给我们青年指定在“国难期中青年应读”之书,样样都对;刘先生并给我指教:“(一)读最有价值的书;(二)反对学院主义;(三)读书与札记与发表”,这些也都是金科玉律,刘先生文章自然是有价值的,但是我觉得他写这文章时,未尝顾虑到他是对什么一种青年说话;就是说,他应该顾到:

(a)大学程度的青年与中学程度青年的区别。

(b)中国缺乏图书馆,纵有也没有刘先生所开的书籍供青年浏览。

(c)中国青年的经济状况是困难的,而打算读到刘先生所开的书籍的青年,一百个就有一百零一个穷。哪有钱去买《资本论》(全部英文的约值国币四五十元;德文的稍廉,也要三十多块。近来德文本第一卷有了普及本,据说只需国币两块多钱)?

(d)一班青年的学力。不但中学程度的青年读《资本论》及海格尔的《逻辑学》费力,即大学程度的青年恐亦吃力。不比莫斯科列宁学院有很好的教授指导,他们可以很顺利地进行(最近罗森堡出一书,名《资本论的解释》,就是在列宁学院指导研究《资本论》第一卷的书)。

(e)我们对于青年,不应当专从低能的着想,也不应当专从天才的着想(对于低能和天才的青年,另有特殊的指导方法),因为他们是居少数;我们应从大多数也非低能,也非天才的青年着想,那才不辜负刘先生这一番苦心。

所以无论做什么文章,首先就要顾虑到它的读者,犹之乎教员上教室和与人谈话,首先要顾及他的听众和对方的程度,及其他一切应顾虑的情形,不然,就是闭着眼睛说话,文章做得虽好,也是无用。譬如前天有某儿童杂志社找我做文章,我脱口答应了,但过后一想,倒为难起来,因为做儿童杂志的文章,是在对儿童说话,除却了其他文章所应具的条件都得具备以外,还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a)深切地研究过儿童心理学,能以切实体察儿童社会的生活;

(b)深切地洞察中国现代社会一般家庭实际生活与其教育状况并深切地洞察中国小学学生生活与其教育的实况;

(c)能以极其天真烂漫地说儿童的话语,说原始人类的话语,因为儿童与原始人类的状态一样。周作人先生说,安得森的“独一无二的特色,就止在小儿一样的文章,同野蛮一般的思想上”这话是对的。

这样一想,我呆了;自己埋怨自己道:“这叫做‘破船多揽载!’”要做童话,至少要做到安得森那样,然而在现在就是学到了安得森,也还不够。因为小儿的生活状态,在文化发达的社会中的野蛮状态,与在文化落后的社会中的野蛮状态是不同的,不体贴到这一层是要失败的,而且这一阶级的儿童的生活与那一阶级的生活也是不同的,他们的野蛮状态,自然也就要分别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1]赫里欧(1872—1957),法国政治家,作家,1957年卒于罗讷省。曾任里昂市市长、激进社会党主席、公共工程部长等,是激进社会党公认的领袖。(编者注)

[2]克鲁泡得金: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得金,是俄国地理学家、无政府主义运动的最高精神领袖和理论家。他因主张废除一切形式的政府和从事反沙皇活动而被捕。后把美好理想寄托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一生公正无私,胸怀坦率。深受追求崇高社会理想人们的敬佩。罗曼·罗兰以著名的格言对他作出评价:“托尔斯泰追求的理想,被他在生活中实践了。”最主要的著作有《一个革命者的回忆录》《互助论》等。(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