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节 明晰

第四十八节 明晰

明晰就是能够使人看了就明白,就是能够把意思清清楚楚地传达给别人。这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周到;二是显豁。

一、周到

周到,就是文章上显出的意思和作者心里的意思没有大小、轻重的差别。譬如说,“俄国冬天很冷”,这话固然可以懂得,但“俄国究竟冷到怎样?”这一个疑问,却也未尝不可以发生。这原因就在只说“很”,不曾说“很”至怎样的一个境地,换句话说,就是因为不周到。假使说得周到,譬如说,“俄国冬天很冷,流了泪成了冰条,喷了气成为浓雾”,这就不会再有疑问了。所以要文章周到,必须注意下列三件事:

A.酌量附加限制或解释的字眼——如上文“俄国冬天很冷”的一句话如若自始附加了“流了泪成了冰条,喷了气成为浓雾”,将“冷”字限定,疑端将必无从发生。因为这样限定,文章显出的意思和作者语气间表出的心里的意思已没有轻重的差别了。又如,只说“父亲有病,请你回来”,我们对于话中所谓“有病”,所谓“回来”,有时固然也要发生疑问;倘若对这两点,预先附加了限制解释的字眼,疑问也必无从发生。所以要想文章周到,无从致疑,在必须时必须附加限制解释的字眼。

B.酌量用类似语来对照——如说“古文难能而不可贵”,又如说“他敬伊,却不爱伊”,就很周到。因为说到“难能”,很容易想到“可贵”,只说“敬伊”,很容易疑为“爱伊”。这样用类似语对照说明出来,界限已清,便不致晦昧不明了。

C.酌量少用宽泛语——譬如说“我想编出一本文法书”,这“想”字就太宽泛。因为“想”字范围太大,也可以解为决定,也可以解为计算筹备。如是决定的,我们便说“我决定编出一本文法书”,那就周到,也就没有肤泛的毛病了。

二、显豁

显豁,就是平易毫不费解。要文章平易,约须注意下列四件事:

A.一样的事物用一样的名词——譬如说“章太炎”就全体用“章太炎”,不再说什么“章余杭”等等。

B.避去前名(Antecedent)不明的代词——譬如说“他从北京到南京去,在那里买了许多土产”。“那里”两字的前名,究竟还是“北京”呢,还是“南京”,就暧昧不明,不如设法避去。

C.意义接近的词句放在接近的地位上——就是语词同主词、止词、补词,或修饰词和被修饰词,最好放在接近的地位。譬如说“某人十年前在美国某学校毕业,回国后就在某学校教书,学生都很信仰他,但他自己还以为经验不够,要到各地视察教育情形,今天来到上海住在振华旅馆”,这样主词“某人”同语词“来到上海住在振华旅馆”就隔离太远了。我们不如说“某人今天来到上海住在振华旅馆……”。

D.避去有种种解释的词句和结构——譬如“合作和工业的将来”,这就是“斗鸡眼的结构”(Squinting Construction),我们不容易明白彼到底是说合作和工业两种东西的将来,还是将合作一种东西同将来的工业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