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的常识

第四章 自然科学的常识

但是社会科学不是建筑在空想和玄学上面,而是建筑在自然科学上面的。我所说的自然科学的范围,大致如下:

1.物理学 Physik.

2.物理的化学 Physikalische Chemie.

3.化学 Chemie.

4.天文学 Astronomie.

5.宇宙发生学 Kosmogonie.

6.地理学 Geographie.

7.地质学 Geologie.

8.生物学 Biologie.

9.数学 Mathematik.

10.工艺学 Technik.

数学一科有人把它当作纯粹理论、纯粹逻辑的东西,故与逻辑另立一为理想科学(Idealwissenschaften)。其实我们若一考究数学之起源,就晓得这种分类,完全是玄学的武断。因为数学之发生,由于适应航海测算距离,量度天文的需要;单就它的数目字看来,完全是形而上学的,然而这种数目完全是由自然界的物体的历久认识的经验的结果,是实体之物抽象出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应当把它归到自然科学一类。

现在且谈自然科学常识的需要。骤然看来,这个问题似乎是多余的。因为现在的中学校里都有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矿物学等,青年学生自然会理会到的。但是我们在这里特别提出自然科学的常识有两个意思。第一,要让青年学生晓得,若不把自然科学的基础打好,那他对于社会科学不会有精深的造诣,不会有彻底的认识的。我从前在中学校教课时,常常碰到这种现象。对于国文、英文、历史等科有兴趣的学生,对于物理、化学、数学等科就不甚注意,结果,这一派的学生只会诌几句文章,几首歪诗,做一点翻译,一点自然科学也不晓得,但他还要咬文嚼字,高视阔步,其实他们并未尝敲开历史科学、社会科学的门,那他们的文章,也就可想而知了。况且现在的社会科学中处处包含着自然科学的问题,没有自然科学做底子,那社会科学中许多问题是不会解决的。譬如胡适博士所宣扬的实验主义,自诩是深得进化论的精髓的;实验主义所认识的进化论,是达尔文对于生物界的一部分渐变的理论,至于达尔文所承认生物界也有突变的现象的一部分理论,都被美国实验主义者(中国的胡适辈亦然)一笔抹杀了。青年学生若不好好地读达尔文以及达尔文以后的生物学的著作,那就不会看出实验主义者的谬误。又如,我们所研究的社会科学关于社会形式发展的问题,假使你不晓得人类发展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你是不会明白的;假使你对于人类的劳动技术和肉食的营养之卫生学和化学上的知识没有基础,你也不会深切地了解的。又如:近代考古学和地质学的发展,使人类古代的社会的遗迹和轮廓,重新为我们所认识;至于数学几于无时无地不需要它。再说:若是你不懂得物理,尤其是化学,那就不能正确地了解唯物论的辩证法,所以“我们观察自然界就可以发现许多例证,证明数量转变为性质,即渐进的发展突然中断而发生突变。在烧开水的水壶里,蒸气渐次增加起来,在一定限度之下,这种增加纯粹是数量上的增加,但突然数量就转变成性质,结果沸腾了”。海格尔解释他的辩证法的理论,曾经屡屡地用自然现象来做例子,他说:

人们认为自然界中没有突变,呆笨不灵的人说到形成或消灭时,就以为将这种情形看作渐次的发展或毁灭就够了。可是事实上可以看出现象的变化,不仅由这一数量转变为别一数量,而且也由性质转变为数量,并由数量转变为性质,在这个转变中,渐进的行程中断了并造成新的现象,其性质与原来的现象不同。在寒冷天气之下,由水结冰并非渐次进行的。即并非先变成浆状物,然后渐次结成固体的。在冷冻至冰点以前,水还是液体;只要保持静止状态,则增加一点点冷度就可以使水一下就凝结成冰。(《逻辑》)

既观察自然界现象,就要研究自然科学。然而或许有人要说,冰冻的凝结,仅靠着经验已足,无须乎什么自然科学。我们退一百步承认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下面的公式就不是这样简单了:

如以C代表一原子量碳素,H代表一原子量水素,O代表一原子量酸素,N代表每种结合中所含碳素原子量之数,便可以表现这些级次的分子式如下:

CnH2N+2 通常白蜡一类

CnH2N+2O 第一酒精一类

CnH2nO2 一杯基的脂肪一类

我们如果以最后的一个分子式为例,顺次假定n=1,n=2,n=3……便得到以下的结果(同分异性的除外):

CH2O2——蚁酸——沸腾点 100° 溶解点 1°

C2H4O2——醋酸——沸腾点 118° 溶解点 17°

C3H6O2——卜罗辟氨酸(Propiousaure)——沸腾点 140° 溶解点 —

C4H8O2——牛酪酸——沸腾点 162° 溶解点 —

C5H10O2——瓦列里氨酸(Walerinasaure)——沸腾点 175° 溶解点 —

如此类推下去,一直到C30H60O2麦里息酸(Melissinsaure)为止,此酸须至80°才能溶解,并且没有沸腾点,因为它一达到气化时,即行分解。

这是恩格斯说明辩证法的突变过程时举的例子,假使你要深切地了解这种道理,那你就得研究化学并且要到化学室去实地试验才行。恩氏为要拥护唯物史观,自己亲身研究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八年之久,不是偶然的。

第二,要让学生知道学校的自然科学有点靠不住,要自己研究。我的一个亲眷的儿子在上海某大学附属高中二年级读书,他的生物学课本是美国学校原文本子,教员也是美国大学的硕士,但我问他生物学上一些问题,他一点也不晓得,连达尔文的名字都不曾听见过。这个学生很聪明,他的英文、数学都还在中等以上,绝不是低能儿,后来我又遇着某某学校的中学学生也大致如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就我的经验说,大半是教员只徒以西文原本掩饰他的浅薄,希图欺骗青年学生。后来,我那个亲眷的儿子从我这儿拿了一本关于人类发展说(恩格斯《马克思主义人种由来说》)小册子去读了一读,他才明白达尔文生物学与人种由来是什么一回事。不但生物学如此,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等,十有八九都是照着书本子“依样画葫芦”,它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无关,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时代要求更无关。所以我主张青年学生之于自然科学应该像爱迪生、富兰克令那样从实际生活的要求中,从自己的创造和实验中去向自然界进攻。把看电影(在社会主义的社会里,电影具有极伟大的革命意义,但非可论于现在)、吃白相的小零钱积蓄起来去建设自己的研究室、实验室,把自己交际费省下来去买机械和药品。我们不是都知道将来的社会是电气化的世界吗?那我们就研究电学呀!我们要研究怎样利用吴淞口黄浦江的水建设全上海的发电所,我们要研究怎样利用长江下游如南京、江阴一带的江水去建设全江苏的发电所,我们要研究怎样利用四川三峡的水势建设伟大的电站,供给川鄂等省的农工业。譬如学化学吧,我们要研究怎样防御敌人毒气,怎样防御敌人飞机的轰炸。这其间所需要就不仅是化学并且要利用物理学、地理学、测量学(数学)和工艺学等等。这样去研究自然科学才可以获得实际的知识,发表出意见,见之于文章,才真是有用的文章,不再是“言之无物”了。

但是光是言之有物,还不足以尽自然科学的能事;光是帮助深切地了解社会科学也不足以尽科学之能事。科学要致用,要直接有利于人类的日常生活,譬如上面所说的电气的研究,工艺学的研究,都是马上就能致用于社会。不过这里发生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自然科学学好了,究竟给什么社会致用呢?现在自然科学家也不少,他们何尝不是致用于社会,何尝不是人人都以发明和发现自期,然而我们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所得,只是供给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用,给少数人做剥削多数人的劳动的工具,美其名曰“产业合理化”,或是像诺贝尔给帝国主义者发明残杀人类的毒药或是像爱迪生给帝国主义者发明互相残杀的战具,那不但不能有益于社会,反而危害于人类。我们也不是说,攻守的战具(在阶级未废除的社会中)不可发明,不应发明,杀人的药品不可制造,不应制造;而是要问:你创造这工具或发明这药品是给最多数被压迫的人类(或被压迫阶级)反对少数压迫的魔鬼(或统治阶级),还是给少数压迫的魔鬼(或统治阶级)残杀最大多数的人类(或被压迫阶级)?若是前者,那是对的;若是后者,那就是不可恕的罪恶。要解决这一问题,又要借助于我们前面所说的社会科学了。所以最后我们劝告青年切实注意: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极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