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骨骼肌特点
人体共有600多块骨骼肌,成人骨骼肌的总重量约占体重的40%。肌肉中75%是水分,25%是固体成分。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部分,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能随人的意愿收缩或舒张而产生各种动作,所以又称随意肌。
每块骨骼肌可分为肌腱和肌腹两部分,一般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坚韧没有收缩性,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块骨上。肌腹主要由肌纤维构成,颜色红,柔软而富有弹性,有收缩能力(图1-1-7)。
图1-1-7 骨骼肌
(一)学前儿童肌肉易疲劳、易恢复
学前儿童肌肉中含水分较多,有机物及无机盐较少。肌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肌肉嫩而柔软,收缩力差,因此容易疲劳和损伤。但由于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肌肉恢复得也较快。
(二)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
大肌肉群(如上肢、下肢肌肉)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如手指、腕部肌肉)发育较晚。从肌肉发育的顺序来看,颈部和躯干的肌肉先发育,然后才是四肢的肌肉,遵循从中间向两边发育原则。四肢的大肌肉先发育,四肢远端的小肌肉后发育。因而幼儿所做的动作不够精确。但随着年龄增长和通过活动锻炼,学前儿童动作的速度、准确度及控制力都会不断提高。
(三)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较差
肌肉的活动是受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由于学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对肌肉的调节能力就受到限制。
新学期开学了,李老师班里新来了一位小朋友琪琪,老师们发现,琪琪走路姿势很奇怪,大小腿分得特别开,即使站立也不能并拢,整个腿呈“o”形。老师和琪琪奶奶沟通后,奶奶后悔又自责地说:“因为孩子小时候没有给绑腿,导致腿不直,留下后遗症。”
如果你是李老师,你将如何向琪琪奶奶解释琪琪腿呈“o”形的原因?跟“给婴儿绑腿”有没有关系?请用运动系统知识分析原因,并讨论“风俗习惯”和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说说学习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成“体育强国”,请你结合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谈谈幼儿教师应如何帮助幼儿强身健体,为实现“体育强国”贡献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