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温的测量
2025年10月13日
一、体温的测量
(一)基本知识
体温是由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
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总量的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一般所说的体温是指体核温度,即人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温度,体核温度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常受环境温度和衣着厚薄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
由于人体深部的温度不易测定,临床上常用测量口腔、直肠、腋下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在三种测量方法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体深部的温度,而口腔、腋下测量体温更为方便实用。
体温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学前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年人。腋温的正常范围为35.9℃~37.2℃,口温的正常范围为36.2℃~37.3℃,肛温的正常范围为36.5℃~37.5℃。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综合考虑安全和卫生等因素,我们一般测量腋温。
儿童的正常腋下体温在35.9℃~37.2℃,所以35.9℃~37.2℃属于正常体温。腋下体温37.3℃~38℃属于低热,腋下体温38℃~39℃为中度发热,腋下体温39℃~41℃为高热,腋下体温超过了41℃就叫超高热。
(二)具体方法
测量前需检查体温计,并将体温计的水银甩至35℃以下。测量体温可取卧位或坐位,先擦去腋窝的汗液,然后把体温计的水银球一端放在学前儿童腋窝中央,让其用上臂夹紧,前臂屈曲静候5分钟。
哭闹或刚刚吃奶进食完毕,所测量的体温偏高,可待安静10~15分钟之后再进行测量。测温后取出体温计轻轻转动,找到水银柱位置,根据刻度准确读数。
幼儿发热的护理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