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两类: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也可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一)内在因素

1.遗传

骨骼系统的发育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影响下的儿童,其成年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身高。子女达到成人时身高可用下列公式来计算:

2.性别

一般男孩比女孩重而高,但女孩青春发育期比男孩早。

3.内分泌

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器官及激素都与小儿生长发育有关。大脑发育不全或内分泌器官发育异常都会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二)外在因素

1.母亲的健康状况

孕母早期如受到精神创伤、患感染性疾病、X射线照射、服药、中毒等都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或先天性疾病)。母亲孕期营养不良,可导致早产或出生时体重过轻,并伴有脑细胞减少及智力发育迟缓等现象。哺乳期母亲的营养、工作条件及情绪状况也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2.营养

合理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儿童必须不断由外界吸收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尤其是足够的热量和优质的蛋白质、足够的铁、钙和各种维生素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丰富而且平衡的膳食能促进生长发育,反之,营养缺乏或不合理的膳食不仅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各种营养缺乏症。

3.疾病

疾病对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不同的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不同,这取决于疾病涉及的部位、病程的长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可以干扰正常的能量代谢,尤其在体温过高时,不仅使酶系统的正常功能受损,还能增加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有些疾病还会严重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等,如胃肠道疾病影响儿童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甚至推迟动作和语言的发展。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脑、乙脑、灰质炎等,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还会威胁儿童的生命。麻疹、百日咳、急性肠道感染等,如果治疗不当或加上并发症时,也会影响生长发育。慢性疾病的影响更为明显。如第三世界国家的儿童常因感染由细菌、病毒、原虫等引起的慢性疾病而导致明显的发育障碍。又如克丁病、大骨节病、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结核病等直接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发育。因此,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对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是十分重要的。

4.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体育锻炼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呼吸、运动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特别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因此经常参加锻炼的儿童,不仅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重量增加,而且还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加速骨的钙化,使骨质更加粗壮坚实,同时也促进韧带的发育,增加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总之,经常参加锻炼的儿童,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的发育都较理想。体育锻炼还可以使人精神饱满、心情愉快、食欲增加,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可减少疾病,增强体质。

5.生活制度

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足够的户外活动,适当的学习和劳动,定时进餐和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在合理的生活制度下,儿童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与休息能得到适当的交替,可消除疲劳;身体的营养消耗也可得到及时的补充,可保证机体的正常代谢。有些小儿在家里生活无规律,身高、体重增加得都比较慢,容易得病;而住进托儿所、幼儿园后,生活有规律,不仅身高、体重明显增加,而且动作的发展也加快了。

6.药物

如果用药不当或过量,就会对生长发育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幼儿用药应谨慎小心。如氯霉素可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循环,甚至造成死亡。链霉素会造成听力减退和耳聋。日常用的磺胺药和青霉素等,过敏体质的幼儿用后可能会发生过敏,重者会危及生命。孕妇在妊娠中期服用四环素族,会使乳牙变成黄色,并可引起牙质发育不良及骨生长障碍。

7.季节与气候

一般来说,在春季身高增长最快,在秋季体重增长最快。9—11月份体重增加最快,而在炎夏季节还可以有体重减轻的趋势。3—5月份,身高增加较快,相当于9—11月份3个月身高增加的2~2.5倍。

8.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如贫困、食物缺乏、文化落后、疾病流行、居住拥挤、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等都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父母的职业和经济状况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预防接种的普及,几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些调查表明,在同样经济条件下,家庭人口的多少尤其是子女的多少,对儿童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大气、水和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污染,以及噪声的危害,对儿童生长发育都有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