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前期是各种条件反射建立和巩固的阶段,是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定时定位进餐

1~2岁的儿童,要求他们洗干净手,围上围嘴,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3岁左右可以让他们在吃饭前做些就餐的准备,如擦桌子、摆筷子、放好自己的餐具等,看到固定的餐具,儿童的摄食中枢就会自动兴奋,产生强烈的食欲。这对于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促进儿童健康生长是很有利的。

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

学前儿童一天三餐两点或一点,除了要定时还要定量,特别是要防止爱吃的食物吃得过多,不爱吃的吃得过少,以致饥饱不均,这样易造成胃肠道消化功能的紊乱。为了保证学前儿童吃好三餐,要控制零食。

3.细嚼慢咽,专心进餐

充分咀嚼可以提高消化器官的消化与吸收效率。还可以避免学前儿童出现过饱的状态,此外还能增进口腔、牙齿和牙龈肌肉组织的健康。要为学前儿童创造安静、愉快、有秩序的环境,饭前不让学前儿童玩得太兴奋,不过多地干涉、责备学前儿童,要让他们集中精力进食。

4.不偏食、不挑食

偏食、挑食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健康,而且从小形成固定的口味以后,长大成人后也难再适应多样化的膳食。幼儿园家长应尽量为学前儿童提供营养全面的膳食,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

5.讲究卫生和礼貌

讲究卫生,如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漱口,不吃不清洁、不新鲜的食物,不喝生水,不捡掉在桌上或地上的东西吃,使用自己的水杯、餐具等。自学前儿童上桌吃饭开始,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就餐礼仪,如咀嚼、喝汤时不应发出大的声响,夹菜时不可东挑西拣,不糟蹋饭菜等,特别是要懂得谦让,好吃的东西要分享、不独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