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消化腺的特点
2025年10月13日
二、学前儿童消化腺的特点
(一)肝脏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位于腹腔右上部,棕红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肝脏在右肋弓里面,一般从腹部不易摸到。小儿的肝下缘的位置较低,露出于右肋弓下属正常情况。肝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泌胆汁(有利于脂肪的消化,维生素A、D、E、K的吸收)、储存养分、解毒(酒精、药物等),还有造血、参与物质代谢等。
学前儿童的肝脏相对较成人大,5~6岁时肝脏占体重3.3%,成人仅占2.8%。正常3岁以下小儿,于肋弓下可摸到肝脏的下缘,距肋弓1~2厘米。4岁以后就摸不到了。小儿肝细胞发育不健全,肝功能也不完善,因此,肝分泌胆汁较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差;肝糖原贮备少,饥饿时容易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严重时还会出现休克。肝脏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所以要慎用药物;肝脏抵抗感染的能力较差,但幼儿新陈代谢旺盛,肝细胞再生能力强,患肝炎后恢复较快。
(二)胰腺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的后方。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的双重功能。胰腺外分泌的功能是分泌的胰液(最具消化力的消化液),含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可分解蛋白、糖类和脂肪。胰腺内分泌的功能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调节血糖的代谢,使血糖保持相对稳定。
学前儿童的胰腺很不发达,出生时重2~3.5克,4~5岁重约20克,而成人重65~100克。学前儿童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及消化酶较少。对淀粉、脂肪类食物消化能力仍较差。胰腺内富有血管及结缔组织,实质细胞较少,分化不全,极易受炎热气候及各种疾病影响而被抑制,最终导致消化不良。但随着年龄增长,胰腺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