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的消毒制度
为了预防疾病发生,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原体侵入机体,托幼机构应建立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学前儿童的饮食具及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消毒。
(一)餐具消毒
学前儿童用过的餐具要及时洗净,每日煮沸消毒一次,5~10分钟。当发生菌痢或肝炎时,煮沸时间需加长。煮完取出后,注意保洁。有条件的托幼机构,也可用消毒碗柜、微波炉等对餐具进行消毒。
(二)水果消毒
食用前用清水洗净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冲洗干净,然后削皮。
(三)饭桌和抹布消毒
饭桌使用前后,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一遍,再用清水洗净。抹布每次用后要洗涤,并用开水烫,需要时也可定期用微波炉消毒。当发生传染性疾病时,应增加消毒次数。
(四)被褥和床单消毒
天然的棉絮是有机物,是细菌的可口美食,再加上流下的汗水或皮屑做“配菜”,可谓营养丰富,供养了细菌和螨虫等微生物,因而学前儿童的被褥和床单要定期洗晒消毒。发生传染病时可煮沸或用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消毒。如发生肝炎时,可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2小时。
(五)玩具消毒
玩具是学前儿童开展游戏不可缺少的用品,保持洁净极为重要,尤其是年龄小的学前儿童常爱把玩具放到嘴里,这就更需要经常消毒。消毒可根据不同性质的玩具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如阳光下曝晒或用消毒液浸泡等。
(六)图书消毒
图书存放在潮湿环境下常常会发霉、生蛀虫,经多人翻阅过的图书也常染有大量的微生物,所以,学前儿童读物应当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书最好的消毒方法是在强日光下曝晒,书页内的水气被蒸发后,翻动并拍去灰尘、虫卵等,至少每两周翻晒一次。
(七)厕所和便盆
厕所要每天打扫干净,每周用消毒水消毒一次。便盆每日刷洗干净后,用漂白粉或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
(八)空气消毒
学前儿童的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尤其是在冬春季。传染病发生后,要用漂白粉澄清液或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有时也可用食醋熏蒸。喷雾消毒时,最好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因为它的强烈气味会刺激人的呼吸道黏膜,使人产生咳嗽等不适反应。
三、环境卫生制度
(一)室内
建立室内环境清洁制度,每天于学前儿童入园前做好室内的卫生工作。为避免尘土飞扬,采用湿式打扫,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二)室外
要定期进行室外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环境整洁无污染,地面平整,无碎砖石,活动场地不堆放杂物,垃圾箱要远离活动场所并加盖。有计划地做好园内的绿化工作。
(三)厕所
厕所做到清洁、通风、无异味,每日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干燥。便器每次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勤消毒。
隔离制度
完成托幼机构卫生消毒思维导图